(原标题:行走黄河|中通客车:智能定制驱动全球扩张)
“目前,公司的订单已排到今年6月份。为模拟各种实际路况和运行场景,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耗资4000多万元建立新的试验跑道,预计今年9月份可投入使用。”2025年4月11日,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通客车”)客车研究院院长齐洪磊表示。
4月11日至17日,“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聊城、德州、滨州、东营、青岛、烟台,对这6个城市的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等项目进行观摩。中通客车是聊城的第一站。
中通客车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58年,1971年开始正式专业生产客车,是国内最早的客车生产企业和客车上市企业之一。其主营业务包括客车、挂车、汽车底盘及专用配件的开发、制造、销售。该公司产品种类共有6大系列140余个品种,涵盖5.5-27米公路客车、公交、旅游、团体、高端商务、校车、物流车、特种车等各个细分市场。
齐洪磊介绍,中通客车拥有行业领先的节能、安全、智能化等技术,同时不断推进生产工艺的智能化水平。比如,在涂装车间,公司匹配了智能喷涂机器人、整车阴极电泳等工艺设备。
以喷涂机器人为例,它采用超高速旋杯静电喷涂技术,可以在高污染环境下替代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作业环境,其油漆利用率提高近一倍,大幅节约涂装材料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污水处理、废气排放。此外,机器人喷涂受人为不稳定因素影响小,可有效避免手工喷涂常出现的涂膜厚薄不一、漏底、流挂等问题,大幅提升涂装质量。
自2004年起,中通客车便开启了国际化战略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其产品已远销新加坡、葡萄牙、保加利亚、德国、以色列、沙特阿拉伯、智利、多米尼加、墨西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通客车的海外销量占比已超过总销量的50%。
齐洪磊表示,公司针对不同国家实行“一国一策”策略。每款产品进入一个国家之前,公司都会先对该国的文化契合点以及运营场景进行充分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产品进行针对性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例如,公司为新加坡市场开发窄体转弯车型,为中东市场强化底盘防护,为丹麦市场提升车身防腐性能。
据中通客车提供的数据,2024年该公司7米以上客车出口量同比上涨65.22%,达到6070辆,市场份额提升至13.65%,占山东客车出口总量及总值的九成。截至目前,中通客车已累计产销客车30余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超过1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