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为了打败英伟达,AMD再出招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为了打败英伟达,AMD再出招)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yahoo,谢谢。

AMD 正在敲开 Nvidia 的大门。上周,这家勇敢的半导体挑战者宣布以 49 亿美元收购 ZT Systems,以期获得后者在系统和机架级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此次收购旨在加速基于 AMD 的AI基础设施的设计和部署。

目前,该市场由 NVIDIA 主导,预计几年内规模将超过 1 万亿美元。虽然此次收购充分利用了 AMD 的现有优势,并代表着巨大的增长机会,但它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因此我对这只陷入困境的股票持谨慎中立的态度。

AMD 从游戏到 AI 的演变

Nvidia 的 GPU 已从驱动电子游戏发展到训练大型 AI 模型。从那时起,Nvidia 已从一家不起眼的图形芯片制造商发展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AMD 希望效仿 NVDA 的发展,并正在加紧推进其计划。

在收购 ZT Systems 之前,AMD 在数据中心 CPU 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2024 年第四季度,AMD 数据中心部门收入达到创纪录的 3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 AMD Instinct GPU 的强劲开局。AMD 报告称,2024 年全年其 Instinct AI 加速器的收入“超过 50 亿美元”,目前已成为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游戏市场下滑,数据中心增长创纪录

在2月份举行的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该公司强调了其现有MI300系列芯片的显著性能提升和客户兴趣。该公司将下一代MI350 AI芯片的生产时间表提前至2025年中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MD游戏业务(同比下降59%)和嵌入式业务(同比下降13%)同期的业绩大幅下滑,原因是库存调整、需求放缓和销售疲软等不利因素。


ZT Systems 如何强化 AMD 的 AI 战略

通过收购 ZT Systems,AMD 可以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结合了其 CPU、GPU、网络组件以及 ROCm 等软件。ROCm 的定位是 Nvidia CUDA 生态系统的开源替代方案。因此,对于寻求灵活性和定制化的客户来说,这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此外,ZT Systems 与 AWS 和 Microsoft Azure 等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现有合作关系也为 AMD 的产品增添了可信度。ZT Systems 显然在构建超大规模用户所需的系统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至关重要的是,ZT Systems 的关键人员将加入 AMD,协助完成过渡。如果一切顺利,客户将拥有一个可以替代 Nvidia 的真正选择,尤其是在 AMD 能够在价格和性能上具有竞争力的情况下。

然而,AMD 的战略也面临诸多风险。首先,Nvidia 被广泛采用且根深蒂固的 CUDA 软件平台拥有开发者熟悉度和庞大的优化工具生态系统的优势。说服开发者放弃其程序构建模块,转而使用 AMD 全新的 ROCm 平台,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外,这并非两强争霸。英特尔(拥有 Gaudi 加速器)和其他资金雄厚的 AI 芯片初创公司正在争夺市场份额。最后,顺利整合 ZT Systems 仅仅是个开始。除了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工程资源来启动其计划外,AMD 还需要跟上 Nvidia 的性能和功能路线图,才能获得发展动力。这无疑需要完美的执行和持续的投资。

机遇与执行风险并存

AMD 进军 AI 数据中心领域既有风险,也有收益。虽然收购 ZT Systems 使 AMD 成为该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但英伟达强大的 CUDA 软件生态系统将难以攻克,尤其是在没有大量前期投资的情况下,这可能会给 AMD 的利润率和其他业务带来压力。将所有半导体巨头进行并排比较,可以发现英特尔落后于 AMD,而两家公司都在追赶英伟达。

此外,AMD 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英伟达。AMD 还面临来自英特尔等其他知名公司的竞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可以通过中美出口管制随时改变游戏规则。

此外,正如分析师指出的那样,中国市场占AMD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法规明确限制未经许可向中国销售最强大的AI芯片。这些规则复杂且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给AMD在该地区的未来业务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鉴于中美之间持续的“关税战”影响着贸易关系,这一点尤为重要。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struggling-amd-plans-counter-offensive-120211809.html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94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