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苹果难逃关税冲击?此前包机抢运150万部iPhone进美,特朗普表态电子产品仍面临关税)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在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关税政策给苹果公司带来的影响仍待进一步观察。
4月14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最新报告指出,苹果自今年农历年后便开始为美国市场备货,目前约超过2个月的库存,因此,关税对2025年第二季度的美国市场销售几乎无影响。
不过,郭明錤强调,这种提前拉货可能导致新旧款iPhone转换期的供应链出货衰退较往年更为显著。此外,iPhone进口关税由145%下降到原本的20%,表面上对缓解市场气氛有帮助,但实际上这对苹果仍是很大的压力,否则苹果不会从农历年后就开始为美国市场备货。
此前有报道称,苹果甚至采取极端措施,通过包机方式从印度iPhone制造工厂空运约600吨iPhone(约150万部)至美国,以规避潜在的关税冲击。
Rosenblatt Securities预测,若未及时避税,iPhone价格将在美国大幅上涨,对消费者冲击巨大。郭明錤此前曾强调,关税政策对苹果无疑是负面影响,在美国市场,新款高阶iPhone占比65%~70%,而高阶用户相对能接受苹果涨价。
图源:图虫网
然而,长期来看,苹果仍需面对特朗普政府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4月11日,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CBP)曾发布公告称,将智能手机等产品移出125%对等关税清单。但在近日,特朗普再次强调“关税没有例外”,包括电子产品在内。
美东时间4月13日下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豁免的消息表示,仍将在所谓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对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供应链“重点关注”。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也表示,针对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的豁免只是暂时的,对电子产品征收的单独关税“很快就会出台”。
郭明錤此前曾表示,中国组装美国iPhone的生产线在4月9日停工,并认为其能否恢复运作可作为判断美国是否取消对华关税的信号。不过,供应链厂商随后否认了停产传闻,称“该消息纯属误传”。
尽管苹果近年来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中国仍是其核心生产基地。而印度虽被视作潜在替代地,但目前产能仍无法完全满足美国市场。美国银行分析师Wamsi Mohan指出,在关税政策出台前,苹果印度供应链今年的iPhone产能预期为约2500万部。其中约1000万部供应印度本土市场。如果把今年印度产的iPhone全部销往美国,那也只能满足50%的需求。
此外,也有分析师强调,在美国生产iPhone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将远超支付关税的费用。因而,从长期来看,特朗普想要实现的制造业回流,至少在生产iPhone方面几乎不可能。
(时代财经记者杜苏敏 综合自科创板日报、智通财经、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