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什么信号?美股、美元同步下跌 历史证明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近期,投资者遇到一个罕见现象,即美股与美元同步下跌。这类情况历史上并不多见,而以往的经验表明,投资者此时应保持警惕。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市场分析机构SentimenTrader高级研究分析师Dean Christians周一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过去三个月中,标普500指数下跌了7.96%,而衡量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表现的ICE美元指数则下跌了8.99%。
Christians 指出:“标普500与美元在三个月内同步下行,是一种罕见且值得注意的现象。通常在股市回调时,美元作为避险资产会走强。”
这轮同步下跌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有市场声音认为,随着特朗普政府推行关税政策,全球投资者正集体回避美股与美元资产,部分分析人士甚至开始担忧,美元可能失去其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不过,Christians 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虽然这种“美元+股市”同步回落的情况并不常见,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其实并不神秘。更常见的是由于市场不确定性上升,导致资金回流本国,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回流。这一次,关税政策成为导火索,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加剧,促使外国投资者撤离美国资产,转向本国市场避险。
SentimenTrader对历史上类似情形进行了复盘研究:他们筛选出自1973年以来美元与标普500在三个月内双双下跌7%以上的八次情形。虽然这项研究更倾向于提供市场参考而非明确交易信号,其中仍透露出一些有价值的规律:美元在6个月内的表现并无规律,基本如同“抛硬币”;但在一年之后,75% 的情况中美元上涨;标普500则常见“先涨后跌”:通常会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小幅反弹,但随后动能减弱,在第4至第6个月期间仅有一半的情形中继续上涨;更值得注意的是,有6次标普500在之后创下更低的低点,也就是说,市场真正的底部还在更后面。而仅1978年与1998年两次例外,在触底后反弹走高。
Christians总结称:“在这类历史场景中,标普500最终大多会创下新低。因此,当前更明智的做法是维持谨慎,等待更具吸引力的入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