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吃药”行情卷土重来:近1月涨幅前1%基金半数是医药医疗

来源:公司研究室 2025-04-16 17:5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吃药”行情卷土重来:近1月涨幅前1%基金半数是医药医疗)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雪梅

摘要:“吃药”行情卷土重来

关键词:大消费,医药医疗,基金

进入4月份,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大战,闹得全球资本市场鸡飞狗跳,大机构小股民都惶惶不安。

港股、A股也没有例外,大盘出现剧烈波动。

4月7号,清明小长假后开盘,港股与A股出现补跌,整个盘面一片狼藉,显示屏上跌停个股一版版刷屏,春季躁动的涨幅被全数抹去。

当日,A股创出年内新低,京沪深三大交易所5414只股票中4432只跌停,占比81.86%。收盘翻红的股票仅106只,占比1.96%。

这情景,怎是绿肥红瘦这4个字了得!

事实上,大盘并不是进入4月才开始回调,而是早在3月17日前后就已见顶。

自那时起,无论港股还是A股,一直在震荡下跌。

“懂王”的对等关税,只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4月8日开盘前,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果断出手!

国家队强力进场护盘后,A股投资者信心大增,市场出现快速反弹。

4月14日,市场收出一个小阳线,类似红十字星。

显然,经过一周多的过山车行情考验后,国内投资者心态已基本稳定。

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这时候,回顾近1月A股各大板块的涨跌,最容易发现:面对外部巨大不确定性时,场内资金的避风港在哪里?

为了方便,公司研究室没有选择具体股票,而是直接比较了开放式基金净值涨幅,因为它们净值的变化,更能反应大资金的动向。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沪深两市现存21490只开放式基金(非货币和QDII),近1个月涨幅前50的基金(A、C分别计算)中,有40只是医药医疗类基金,占比80%。

这个占比非常可观。

具体到涨幅TOP10,除了中航优选领航A/C 排名第三、第四,其余8只全是医药医疗基金,而且占据冠亚军。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结果,笔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搞错了。

反复查看后,数据没有错。

医药医疗大健康,竟然成为过去这轮下跌中的大赢家。

这真是久违了!

自从2021年春季A股见顶,赛道股退潮以来,医药医疗行业一直在沉寂中阴跌,几乎没有增量资金关注。

当时,备受追捧的医药医疗基金逐渐被市场冷落,那些重仓医药医疗的基金明星,也从基民的最爱沦为嘲讽对象。

4年过去了,很多股民几乎忘记了这个板块,不少基民已记不起被套的医药基金代码。

眼下,这个“死”了太久太久的板块,就这样一下子“活”过来啦?

对此,笔者心里并不踏实。

公司研究室决定:将采样标本进一步放大。

第一步,将净值涨幅排名放大到全部21490只开放式基金涨幅前5‰的108只产品。

结果发现,涨幅榜上有54只医药医疗基金,占比50%;38只黄金ETF及其联接,占比35.19%;16只其他基金,占比14.81%。

也就是说,1月涨幅前5‰的开放式基金中,医疗医药大健康产品占了一半,依旧领跑市场。

为了进一步验证,公司研究室将采样标本再次放大到开放式基金涨幅前1%的215只产品。

数据显示,涨幅排名靠前的1%产品中,医疗医药大健康产品103只,占比47.91%;黄金ETF及其联接产品72只,占比33.49%;农林牧渔基金15只,占比6.98%;其他领域产品25只,占比11.63%。

简而言之,近1月涨幅前1%的基金中,接近5成是医药医疗大健康产品。

事实上,近1月涨幅排名前500的基金中,医药医疗大健康产品也随处可见。

至此,笔者基本认定:在这段非常时期,以往不被市场待见的医药医疗大健康,确实出现了大面积逆势上涨。

这个发现,既令笔者惊喜,也让笔者惊讶。

以往,A股基金的惯性操作就是所谓的“吃药喝酒”。

说白了,就是重仓大消费赛道。

不过,这一回,医药股“前度刘郎今又来”,伴侣不是白酒,换成了黄金。

原本联袂而行的白酒医药,这一次分道扬镳,原因何在?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白酒行业渠道库存尚待出清,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到今年年底。

至于携手黄金,理由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避险!”

当今世界,正值多事之秋。

早在俄乌冲突开始时,黄金就已经走上牛市。

3年过去,黄金不仅没有走熊,反而成为更多人眼里的避险工具。

4月2日,特朗普挑起全球关税大战,本已恐高的黄金,再次创出新高。

与黄金这个老牌“网红”相比,医药医疗行业这次走红,是大资金临时避险,还是整个行业真的要春暖花开呢?

这一点,市场上众说纷纭。

其实,医药医疗这波上涨,也不是无迹可寻。

春季躁动中,医疗板块最先异动,有点起色,因为,这类产品毕竟应用了不少人工智能。

但是,当时不少投资者认为:医疗股是蹭热点,搭AI上涨的便车。

春节过后,卫生部门公布了一些有利于创新药的利好,医药类个股也开始上涨。

此前,集采的冲击已消化得很透,部分国产创新药临床已铺开。

对此,不少人没当回事。

他们认为:医药股翻红,只是春季躁动中的板块补涨。

眼下,春季躁动早已结束,不少AI股的股价回到起点。但是,医药医疗大健康基金净值,却在近1月大面积上涨。

这一回,也许真的不一样。

就笔者个人感受而言:是时候买点医药基金了!

毕竟,这个行业已经跌了4年,股价已足够低,基本面也正出现拐点。

眼下,懂王发起的关税大战,给全球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美方的挑衅,国家将大手笔提振内需已成业内共识。

这时候,抄底医药医疗大健康这个正宗的大消费概念,未来,大概率只输时间不输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