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多专家建议尽快加大政策力度对冲不确定性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4-16 22:07: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多专家建议尽快加大政策力度对冲不确定性)

在多重挑战之下,一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充满亮点的经济成绩单。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其中,进出口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一季度出口增速达6.9%;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为2024年年初以来最高的单月增速。 

在数据发布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稳定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今年以来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推动今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 

近期,国际贸易冲突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表示,现在全球贸易依旧充满不确定性,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一旦外贸进一步承压,中国经济增长就需要进一步加速消费和投资这“两驾马车”。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如今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格局正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经济正经历一个关键的升级转型期,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构建以中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充满信心。” 

外贸平稳开局 

近期,在美国对多个国家不断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格局受到了广泛冲击。

4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表示,美国政府提高关税的政策将导致2025年国际贸易萎缩1%,较此前的预测下调四个百分点。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一季度中国外贸实现了规模增长、质量提升。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进出口增速还呈现逐月回升的态势,1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 

管清友表示,一季度进出口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强劲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出口企业在关税战背景下,抢抓机遇和时间窗口的行为。预计二季度,中国的外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采访中,多位宏观经济专家也表达了二季度进出口可能面临更大波动的观点。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关税政策将影响出口,未来的三个季度,需要警惕关税战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一旦出口受到影响,国内的就业和消费也可能会随之波动。 

4月14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中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其他市场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中国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展望接下来中国外贸形势,管清友表示,如果高关税持续存在,外贸企业肯定会持续受到冲击。但幸运的是,近几年许多外贸企业都为高关税做了相应准备,增强了自身韧性,在生产地多元化、原材料多元化和转口市场多元化方面,做了许多应对超预期外部冲击的准备。 

在管清友看来,二季度出口压力较大,但中国外贸竞争力仍然在。外贸冲击程度取决于中美两国谈判的时点、节奏以及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为进一步稳外贸,近期相关部门也频频发声。 

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中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中国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潘向东表示,为对冲关税战影响,最有效的方法依旧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尤其需要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区和其他领域的扩大开放。目前中国产品已经具有全球竞争力,不用担心进一步扩大开放。 

消费等数据在回升 

一季度,消费呈现持续上扬的态势。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为2024年年初以来最高的单月增速。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

管清友表示,目前来看,无论短期促进消费还是长期扩大需求,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向消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2025年既是消费的转折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的转折之年。 

从宏观数据看,以旧换新政策成为今年一季度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与以旧换新相关商品的销售实现了较快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6.9%、21.7%、19.3%、18.1%。 

潘向东表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的一揽子政策效果开始显现。此外,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表现良好,带动了相关消费的回升。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多项数据的降幅相比去年出现大幅度收窄: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0%,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此数据分别为-19.4%、-12.9%。自2024年4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也呈现持续缓慢上涨的态势。

盛来运表示,在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继续延续止跌回稳走势,市场交易继续改善。总体上来看,房地产市场现在还处在一个调整阶段,房地产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此外,一些与消费密切关联的数据也值得重视。例如,2025年2、3月,CPI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PPI连续30个月负增长,一季度进口同比下降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CPI、PPI同比负增长反映出当前

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需要高度关注供大于求的总量失衡状态对企业预期、生产进一步恢复和未来投资走势的制约。 

张燕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受两股力量影响。一股力量是国内正持续加码政策以持续向好,另一股力量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让进出口成为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拖累项。一季度出口正增长、进口负增长也表明内外需仍存在温差。 

后续政策如何发力? 

在一季度经济增长取得诸多亮点的同时,接下来中国经济走势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在管清友看来,今年中国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呈现“高低高”的走势,并且只要措施得当,中国有很大希望完成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 

管清友表示,一季度宏观数据尚未完全反映关税战的影响,预计二季度GDP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这提醒我们,今年已经出台了对关税战的反制措施和稳定金融市场的金融组合拳,为提振经济,这套组合拳应该尽快实施。如果我们采用提振经济的组合拳,下半年经济增幅可能会比原计划乐观。” 

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多位宏观经济专家在消费和外贸方面也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 

在消费领域,潘向东认为为促进消费的持续增长,需要保持政策的持续发力。他表示,一季度消费表现良好与去年四季度拉动内需政策密切相关。而今年又是拉动内需大年,因此接下来政策在启动内需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作为。 

具体举措上,潘向东认为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是消费持续增长的关键。“工资性收入增长涉及就业,因此短期内促增长并不容易解决;为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则需要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否则会导致大家的消费信心不足。此外,预计今年会在提升居民的福利保障水平方面有所着重。” 

张燕生表示,CPI、PPI连续负增长表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比较冷。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明显加码了财政政策,但要实现2%左右的年度CPI增速目标,仅依靠中央财政的积极性还不够,还必须调动地方财政以及国企、民企、外企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张立群表示,总的来看,当前需求不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扩大内需应该要有更大力量的政策来尽快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速进一步回升,推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内需的回暖,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进入持续回升向好轨道的关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