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走黄河|潍柴弗迪产业园:刀片电池赋能商用车电动化转型)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商用车电动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蓝海。4月16日,记者跟随“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探寻刀片电池如何撬动商用车电动化市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带来新的投资机遇与增长潜力。
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位于烟台市福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由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重工”)旗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潍柴动力”)与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弗迪电池”)联合投资建设。该项目是烟台“十一五”以来外来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计划打造贯穿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
目前,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占地1007亩,主要建设20GWh电芯及PACK(电池包)。一期共规划14款刀片电池,单包电量覆盖30kWh—200kWh,系统可扩展至1000kWh,可广泛应用于轻卡、重卡、客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全应用场景。
潍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文周说道:“目前,一期项目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山东重工旗下的商用车品牌,未来将逐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谈及该项目建立的原因,叶文周指出,潍柴动力作为传统发动机领域的巨头,拥有强大的商用车市场资源,而弗迪电池在电池技术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双方合作实现了市场与技术的优势互补。
叶文周介绍,与传统圆柱电池相比,刀片电池采用独特的刀片结构,一片一片排列,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电量,空间利用率更高;此外,本次产品下线的新型电池充电速度更快,从20%到80%的电量仅需18分钟。
在一期项目的产线方面,叶文周介绍,产线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2.0版技术,生产线上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从6秒缩短至3秒,生产效率实现翻倍增长;此外,生产线大量应用了CCD(电荷耦合器件)相机,能够对电芯内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设备的自主决策。同时,产线还大量配备了机器人、磁悬浮、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等自动化装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这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人为错误的风险,还大幅提高了生产的精度和效率。
叶文周表示,潍柴动力和弗迪电池合作意义重大:一是技术协同推动商用车技术跨越,其刀片电池满足商用车高安全、长续航等需求;二是重构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闭环,助力山东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三是重塑市场格局,抢占全球新能源商用车先机,加速国内商用车电动化并推动电池出海;四是助推双碳目标,助力全球商用车电动化发展。
图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