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强东放话「利润超 5% 就处分人」,京东要重塑外卖格局?)
文 / 十一
来源 / 节点财经
“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听说现在(佣金费率)已经平均高达25%,再加上广告费,有的甚至到30%多。” 4月15日傍晚,京东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2024年的一段内部讲话视频流出。
这席话似曾相识,因为这已不是刘强东第一次对利润率上限做出要求。
早在2012年8月14日,刘强东就曾通过微博宣布,京东实行大家电 “零毛利”,并表示价格将比苏宁、国美实体店低 10%以上,且称“如果三年内任何采销人员在大家电加上哪怕一元的毛利,都将立即遭到辞退“。自此,开启了京东在电商领域的狂奔时代。
根据易观智库2013年的报告,在2012年下半年,京东在大家电领域的市场份额未进入前三。转眼十数年过去,根据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的数据,从2024年双11情况来看,在主要平台家用电器行业销售额占比中,京东以44%稳居第一,而昔日的对手甚至已不在榜单上。
如今,战场换到了外卖行业。2025年开年以来,京东和美团之间火药味渐浓,双方已有多轮交锋。
2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并宣布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正式向美团的 “主业”进军。
2月19日,京东宣布3月1日起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医疗险,成为行业首个全面覆盖骑手社保的平台。美团在数小时后跟进,宣布从2025年二季度起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平台发表言论,称“京东不是第一家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很快,刘强东在内部回应员工时称,“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此前数日京东外卖相关消息不断。3月24日,“京东黑板报”发布消息称,京东外卖上线40天,日订单量已突破100万。4月10日,京东外卖启动“百亿补贴”计划,宣称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补贴以吸引用户和商家。
4月15日上午,美团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主打“30分钟送达”,此举被认为进攻以3C数码、生活日用品为代表的京东优势领域。相关宣传视频中展示了与传统电商配送的对比,被认为“内涵”京东。当天中午,“京东黑板报”发文称,本季度将再招收5万名以上全职外卖员,当日京东外卖订单量将超500万单,全国已有超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接入秒送。
这场“战争”背后的原因,是京东出于业务发展需要,开始探索美团的业务自留地。
京东集团CEO许冉在采访中提到,京东做外卖是希望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商家佣金过高、骑手没有社会保障等行业痛点,并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对京东而言,做好外卖可以提升京东的用户增长和购物频次,并带来场景的延展。
方正证券也认为,京东进军外卖领域并非单纯业务扩张,而是将外卖作为零售生态的“流量入口+能力试验田”——用即时零售增强用户粘性并拓展消费场景、反哺核心电商履约效率,并以正品保障、精准履约等差异化服务切入中高端市场,与低价平台构成错位竞争,最终完善零售全链条生态布局。
作为当前外卖领域份额占比高达65%的行业老大,美团也许比当年京东的对手们更为强劲。而京东手上的牌也不仅只有当年的价格——除高额补贴外,还多了品质把控、社会责任、B端支持等等。
在刘强东低利润率的铁律下,京东外卖的日订单数字在屏幕上跳动成跃升的火焰,那些被免佣政策唤醒的商家、被五险一金温暖的骑手,正编织着京东新的商业版图。
十几年前的“零毛利”曾炸开传统零售的铜墙铁壁,如今的这轮“限润令”能否让京东外卖重塑外卖行业、复刻当年的成功?值得拭目以待。
以下为刘强东内部会议讲话实录(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