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长城汽车用一场安全碰撞测试,强硬拉回公众的安全焦虑

来源:紫金财经 2025-04-21 11:59: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长城汽车用一场安全碰撞测试,强硬拉回公众的安全焦虑)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而“智驾功能”作为智能化的核心卖点,成为车企竞相角逐的战场。

然而,喧闹的流量可以载舟也能覆舟。近期,汽车行业被安全阴云持续笼罩,汽车的安全性问题,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对于车企来说,智能驾驶的底线是安全,智驾所要实现的,也是要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驾乘体验。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安全投诉量同比激增137%,其中智能驾驶系统误判、电池安全缺陷等问题占比超过60%。行业陷入“谈智驾色变” 的境地,而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能关注程度愈发强烈。

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主动以透明化姿态回应公众关切,将自家车型的“安全底牌”推向台前。用一场碰撞测试直播,消除公众的安全焦虑,同时也揭开了这家车企35年来在安全领域不断躬耕的冰山一角。

一场安全碰撞测试,撕开长城汽车“安全至上”的面纱

4月18日,在央视镜头下,长城汽车举办了全新魏牌高山碰撞安全直播测试。

在直播中可以看到,此次测试真实模拟了三代五口家庭出行时可能遭遇的交通事故场景。测试车辆以15km/h的速度正常行驶通过十字路口,被另一辆误闯红灯的高速来车(60km/h)从侧面撞击至第三排座椅区域的危险场景。

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魏牌全新高山表现出了卓越的防护能力:整车结构保持完整,座舱空间未被入侵,非撞击侧车门可以顺利开启,同时电池系统无漏电、起火等现象,有效避免了事故对司机乘客造成的二次伤害。

这场全民关注的直播下,碰撞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魏牌全新高山的动态安全表现。

在试验中,魏牌全新高山安全带迅速启动预紧功能,气囊和气帘精准弹开,为车内成员提供多维度保护屏障。试验假人的状态显示,“一家五口”的头部、胸部及腰部均未受到显著伤害。

这场“自曝家底”的公开测试,是长城汽车对公众乘用车安全焦虑的一次“强硬”回应,用硬核实力告诉大家,长城汽车面对危险情况时非常安全,没有问题!

“长城不做打兴奋剂的运动员”,在直播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直言,要聚焦安全与技术,而非短期流量之争。

把安全刻在骨子里,长城汽车用一场碰撞诠释长期主义

事实上,长城汽车在智能化的浪潮中颇有建树,同时长城汽车长期主义的使命感不变,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基因刻在骨子里。长期汽车2008年自建国内首个车企碰撞试验室,2017年升级“全面安全”理念,更是在2025年,建成总建筑面积5.7万平米、总投资5 亿元的亚洲最大的安全试验室。

2024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达104亿元,其中安全研发是重中之重,将安全作为技术进化的基石。

前不久魏建军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就要召开了,我提了要求,一句吹牛的话都不能有,欢迎大家监督,也希望大家关注。”

某种程度上而言,“一句吹牛皮的话都不能说”的禁令,不单单是长城一贯的“做比说多”的行事风格,更是长城汽车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早在今年2月,魏建军就表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彼时,友商几乎开始全系普及智驾,追求 "智驾平权",但长城选择另一条道路。

在魏建军看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满足用户高频出行需求的同时,安全第一性原则始终是长城的首要原则之一。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安全,这是长城汽车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参数比拼与资本故事大行其道的当下,长城汽车以最本真的姿态——重视用户体验和极致安全,来重新构建汽车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纽带。

长城汽车的坚守也与当下的政策正向呼应。4月16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不得对智能驾驶功能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根据会议要求,车企需充分测试验证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这一举措旨在规范智驾市场宣传乱象,提升产品安全水平,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工信部的这一要求,明确表达出加强智驾监管的意图,势必将为“智驾乱象”画上休止符。

智能驾驶的终极命题,不是冰冷的代码对人类驾驶权的僭越,而是钢铁之躯对血肉之躯的温柔托举。当长城汽车用一场真实的碰撞测试诠释长期主义,我们可以看到稳健前行者,对生命的敬畏,对技术本质的回归。

科技的温度源于对生命的敬畏,把安全刻在骨子里,是长城汽车最沉默、最有力的竞争护城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城汽车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