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未名宏观|2025年3月进、出口点评——低基数效应,进、出口额增速上行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4-21 22:28: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未名宏观|2025年3月进、出口点评——低基数效应,进、出口额增速上行)

要点:

●低基数效应,出口额增速上行

●基数效应叠加结构调整,进口额增速继续低位前行

●未来展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贸增速震荡前行

内容提要

2025年3月,按美元计价,中国进出口总额5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其中,出口总额3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进口总额2112.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贸易顺差1026.4亿美元。总体来看,3月出、进口额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出口方面,2025年3月,出口总额3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较前期上涨10.1个百分点。低基数效应叠加抢出口是推动本月出口额增速上涨的主要因素。另外,3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增速继续低位前行,与此同时,箱包、鞋靴等传统优势商品出口额继续同比负增长。

进口方面,2025年3月,进口总额2112.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较前期上涨4.1个百分点,进口额增速上涨明显。低基数效应是拉低进口额增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依旧,对铁矿石等传统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叠加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使得本月进口额增速尽管明显上涨,但整体仍在底部徘徊。

正 文

低基数效应,出口额增速上行   

2025年3月,出口总额3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较前期上涨10.1个百分点。受低基数效应影响,出口额增速上行。2024年3月出口额同比增长-7.9%,较2024年1—2月下降15.0个百分点,且为2024年内最低点,对本月形成明显低基数效应,是推动本月出口额增速上涨的主要因素。3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增速继续低位前行,与此同时,箱包、鞋靴等传统优势商品出口额继续同比负增长。

外部需求方面,在3月主要出口伙伴国中,美国、日本经济有所下滑,欧盟经济略有上行。3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50.2,尽管位于荣枯线以上但较2月的52.7明显下滑,且失业率为4.2%,高于前月的4.1%,反映出3月美国经济活跃度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日本制造业PMI为48.4,继续位于荣枯线下方,但高于2024年同期;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8.6,位于荣枯线以下,欧元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是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

从3月的国别出口来看,中国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9.09%、10.30%、11.55%,分别较前期上涨6.8、9.7、5.9个百分点,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增速呈不同程度上涨,这主要受低基数效应叠加抢出口的影响。2024年3月中国对美国、欧盟、东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额增速阶段性大幅下滑,对本月形成了明显的地基数效应。同时,3月份特朗普政府不断通过加征关税的预期对全球各国施压,受关税预期影响,本月存在抢出口的可能。

从1—3月的具体商品出口来看,传统优势产业出口额继续下滑,高技术产业则相对继续上行。箱包及类似容器、鞋靴出口额及下降,分别同比增长-14.3%、-11.2%,其中鞋靴出口额已连续两年同比负增长。中国出口机电产品5116.61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9.9%,仍在中国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集成电路408.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较2024年下跌6.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2096.09亿美元,同比增长6.3%,较2024年上涨1.5个百分点;汽车出口257.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较2024年下降13.3个百分点。

基数效应叠加结构调整,进口额增速继续低位前行

2025年3月,进口总额2112.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较前期上涨4.1个百分点,进口额增速上涨明显。2024年3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9%,较2024年1—2月下降5.6个百分点,对本月形成了低基数效应。中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依旧,对铁矿石等传统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叠加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使得本月进口额增速虽有上涨,但仍在底部徘徊。

从3月的国别进口来看,中国从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进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7.0%、8.0%、6.9%和8.9%,分别较前期上涨7.0、13.6、11.8、10.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从欧盟、日本、东盟的进口额增速涨幅明显,在10.0个百分点以上。

从1—3月的具体商品进口来看,大宗商品方面,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钢材的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8%、-1.5%、-0.9%、-10.0%和-11.3%,与1—2月相比,除铁矿石、原油降幅有所收窄外,其他大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降幅扩张明显。农产品方面,粮食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40.8%,较前期下降5.6个百分点,肉类数量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2.0%,降幅较前期扩张1.8个百分点。

未来展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贸增速震荡前行   

出口方面:2025年外部环境或进一步复杂,风险与机遇并存,预计2025年出口增速或震荡前行。第一,欧美政权更迭增加了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全球环境复杂的当下,西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大选年加剧了贸易政策多变的风险;第二,特朗普政府行为激进,当选以来的一系列关税措施,抬高了全球关税壁垒,增加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第三,RCEP协议持续释放外贸红利,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未来与东亚贸易或将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

进口方面:预计2025年进口增速或将延续复苏态势。一方面,国内稳经济政策将持续发力,有助于拉动中国内需恢复逐步回暖,保障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进口增速有望逐渐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仍在底部运行,抑制钢铁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叠加全球贸易壁垒高筑,产业链被迫断裂,供货商更替,势必影响原有的国际贸易往来,利空中国进口。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