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投行定增惊现地板价,募资20亿收费9万)
有些券商为了做大规模争取行业排名,低价抢项目
文 | 《财经》记者 张欣培
编辑 | 陆玲
曾经“高大上”的券商投行部门,在行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低价竞争持续上演。
4月19日,上市公司一汽解放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其中披露了2024年各项资本运作中介机构的收费情况。
年报披露,因开展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聘请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保荐承销人,保荐费、承销费及持续督导费总额为人民币9万元;因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聘请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财务顾问费为人民币20万元。相比之下,内控审计的费用都达到了60万元,远高于券商投行。
图片来源:一汽解放年报
9万与20万的数字着实让业内震惊,堪称名副其实的“白菜价”。
根据《财经》了解,券商定增承销保荐费用通常按照募集资金规模以一定比例进行收费,比例通常为1%。2024年,一汽解放的定增规模为20亿元,若按照1%的比例收费,承销保荐费用为2000万元,而中金公司只收了9万元。根据一汽解放年报,此次定增还产生发行费用218.66万元。此外,按照正常收费标准,重大资产重组的财务顾问收费至少也为上百万元。
“人工成本都覆盖不了,差旅费都不够,完全就是亏本的。”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该投行人士介绍,一个项目至少五六个人,项目周期在半年到一年,人力成本至少要超百万元。
“对于央国企项目,规模大,资源好,券商为了抢项目做大规模,完全不考虑盈亏。有些券商的考核是按照承销额度,为了行业排名,而不是利润。”上海一位券商人士也向《财经》表示,这是头部券商争取央国企项目的普遍策略,增加募资规模以提升行业排名。
实际上,近几年行业低迷,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也早已从IPO(首次公开募股)领域蔓延到再融资项目。2019年,华夏银行292亿元的定增项目由五家券商联合承销保荐,但是合计承销保荐费用不到42万元。
根据Wind(万得)数据统计,近一年(截至4月21日)作为主承销商参与定增业务的券商,有四家募资规模超过百亿。参与定增募资规模最大的为中信证券,募资规模636.96亿元,市场份额41.63%。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分列第二到第四名,募资规模分别为117.81亿元、109.88亿元与109.12亿元。
但是,从收入来看,定增业务对券商业绩贡献十分有限。近一年,增发收入最多的券商为中信证券,仅为2.69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华泰证券,增发收入0.73亿元。中信建投增发收入为0.71亿元,中金公司仅为0.27亿元。
此前,债券市场承销业务也多次发生低价竞争。2020年,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公开选聘中期票据的主承销商,中选的机构承销费率低至0.03‰。2020年底,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债券项目、中核资本控股公司债券项目规模分别为40亿元、100亿元,有投行报价极低,承销费率低至0.007%,更有头部券商承销费率报价0.0085%。
之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债券承销低价竞争行为进行规范。2021年4月,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出台《公司债券承销报价内部约束指引》,明确承销机构应当建立公司债券承销报价的内部约束制度。证券业协会也将在报价低于内部约束线的项目中根据报价高低筛选相应承销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有些券商低价抢占市场的做法扰乱了正常的市场,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希望监管层可以进行持续监管,推动良性竞争。”有投行人士表示。$中信建投(SH601066)$$国泰海通(SH601211)$$中金公司(SH60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