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击】上海国际车展,超百款新车首发!跨国车企高管组团围观!)
证券时报记者 梅双 王一鸣 韩忠楠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2025上海国际车展”)拉开帷幕,这场持续至5月2日的展会,不仅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厚积淀,也是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新风向的重要坐标。
在全球众多传统A级车展逐渐失去往日光彩、规模不断缩减的大环境下,2025上海国际车展却逆势而上,热度高涨。据悉,本届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之最。
超百款新车首发
全球汽车品牌汇聚,新品、新技术悉数亮相,2025上海车展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标。
本届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会覆盖燃油、纯电、插混等全动力类型车型,参展阵容涵盖大众、丰田、通用等传统巨头,以及比亚迪、华为、蔚小理等中国新势力。据主办方统计,将有超过100款新车型在上海车展举办的前两日首发。
本届上海车展,新能源车型牢牢锁定大多数展台的C位,中国汽车品牌也携新品吸引参展观众的目光。
证券时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比亚迪展台人气颇高,大批观众排队打卡,不少外籍人士扛着摄像机对比亚迪新车型进行拍摄。
在车展上,比亚迪海洋5款新车全球首发。其中,Ocean-S概念车向大众展示了海洋网未来车型设计趋势;海豹06EV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为年轻用户带来高品质体验;海豹06DM-i旅行版以纯正基因为主流市场用户提供新选择。海狮06DM-i、海狮06EV分别采用第五代DM技术和e平台3.0Evo打造,新车价格区间16万—20万元,预计三季度上市。
车展开幕首日,上汽总裁贾健旭和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共同宣布,今年秋季将发布“尚界”首款车。
另外,小米汽车、鸿蒙智行、蔚来旗下的乐道汽车和firefly萤火虫、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iCAR等则首次登陆上海车展。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上海车展,现场的观众比较关注我们的车型交付周期。”小米汽车产品专家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介绍,本次车展,小米汽车带来了小米SU7 Ultra、小米SU7全系产品。
另外,本届展会,“外资车企+本土车企”“外资车企+中国科技”等新合作元素也颇为抢眼。上汽与奥迪深化合作的AUDI品牌在上海车展揭晓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Sportback,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奥迪A5LSportback同时亮相;大众汽车集团与地平线宣布将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智能化出行按下加速键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也是本届车展的关键词。车展首日,问界全系产品及赛力斯最新技术成果亮相。赛力斯智能安全正式发布,首创以场景定义安全,树立行业智能安全新标杆。
小鹏汽车则在车展上宣布,即将启动AI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用户对于AI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安全认知与操作能力。
另外,与往届车展相比,本次展区规模同比扩大至10万平方米,汇聚了博世、采埃孚、宁德时代等全球百强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地平线、商汤绝影、科大讯飞、小马智行、Unity中国、芯驰科技等近百家芯片、半导体、雷达、ADA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企业。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企业也将展示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创新成果。
其中,黑芝麻智能作为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引领者,于上海车展发布行业首创“安全智能底座”方案,以武当C1200家族跨域融合芯片为核心,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向“舱驾一体”迈出里程碑式一步。
黑芝麻智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该方案通过硬件级安全隔离、平台化算力扩展及全生命周期兼容性设计,破解车企在跨域融合中的安全与成本难题,支持从入门到旗舰车型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功能无缝升级。目前,安全智能底座已获多家国际头部企业认可并进入量产阶段。
作为专注于汽车行业的AI公司,商汤绝影则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全面展示了生成式智驾R-UniAD技术方案,并发布近实时在线交互的4D世界模型“绝影开悟2.0”,打造智能驾驶的新路标。据了解,“绝影开悟2.0”具备三大能力分别是:首先是“面向量产的数据生成”;其次是实现“复杂场景自由复现”;最后是具备近实时交互能力,比行业SOTA提升5倍之多,让仿真训练过程更加高效和逼真。
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小马智行在本届上海车展期间,全球首发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三款第七代Robotaxi家族量产车型也首次集体对外亮相。
据介绍,小马智行搭载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方案的Robotaxi车型拥有100%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平台化适配设计的三大亮点,并成为全球首个基于车规级芯片实现L4级全场景无人驾驶能力的系统方案。目前基于小马智行PonyWorld世界模型技术基座,小马智行L4级Robotaxi车队已经实现50万小时全场景、全天候、全无人运营。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平台化设计亮点,使其具有极强的车型适配能力。通过平台化能力和高度集成与通用性,我们已经用这代系统孵化了三台Robotaxi,今天在集体发布的同时,他们已经在各地开始路测,是真正的‘发布即落地’。未来,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还会用在我们的自动驾驶卡车上。”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认为,今年的上海车展,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体现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代,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在进一步加速,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更加深入,成为行业创新的新热点。
中国汽车加速走向全球
本届上海车展上,外籍嘉宾人头攒动,很多跨国车企的高管组团围观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世界汽车向东看的大趋势进一步具象化。
在奇瑞汽车展台,汇聚了近5000名海外嘉宾及合作伙伴,数量空前。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本届上海车展,既是奇瑞品牌集中展出最多的一次,也是奇瑞邀请海外嘉宾最多的一次。这也充分验证了奇瑞的国际化成果。
在采访中,多位中国车企的“掌门人”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走出去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必然之路。
例如,在本次车展期间,广汽集团的“全域皮卡”概念车GACPICKUP01实现全球首发。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广汽产业布局既有乘用车,也有商用车。
“全球10%皮卡份额不去抢的话,比较可惜。广汽推出皮卡,是以国际为主,国内为辅。”冯兴亚表示,换言之,皮卡是广汽出口除乘用车之外的又一重要拼图。
东风汽车则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斩获出海“大单”,东风汽车与沙特UniversalMotorsAgencies(UM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将沙特打造为东风出海中东的核心战略枢纽。据悉,2025年,双方将投放专属车型,助力UMA提升销售转化率,树立中东汽车渠道运营新标杆。
主场“作战”的上汽集团则在车展期间正式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的组合战略,积极打造本地化体系生态和全球汽车品牌。
据悉,上汽将全球市场划分为多个区域,将利用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先发优势,形成各区域个性化、智慧化产品方案,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