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信“心”心理问答|一位45岁女性的婚姻困境)
读者来信:
我今年45岁,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和丈夫结婚已经22年了。最近半年,我感觉自己频繁陷入情绪崩溃,甚至想过离婚,但想到孩子和父母,我又咬牙坚持着。我知道,我的问题可能和我的童年经历有关。
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把所有的资源都倾注在弟弟身上。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住校了,每周末回家,只能吃到弟弟剩下的饭菜。父亲还经常说:“你是个赔钱货,不如早点嫁人。”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个被遗弃的人,没有人关心我的感受,也没有人重视我的存在。
成年后,我拼命读书、工作,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终于成为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我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够摆脱童年的阴影,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婚姻却成了我新的牢笼。我的丈夫是公司高管,事业非常成功,但他对我的态度却冷漠疏离。他很少主动关心我的需求,甚至连我们的结婚纪念日都能忘得一干二净。我变得极度敏感,只要他加班没有及时回消息,我就会胡思乱想,怀疑他出轨;只要他和女同事开会,我就会整夜失眠。
上周,我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看到当年住校时唯一关心我的闺蜜如今婚姻幸福、事业有成,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在用 “婚姻” 来填补童年的空洞,却把丈夫当成了 “替代父亲”。这种依赖让我感到窒息,但离开他又让我害怕孤独。
我该怎么办?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段婚姻。
——中女
回复如下:
童年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往往会成为成年后亲密关系的 “情感陷阱”。虽然你的困难与童年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请相信,你完全有能力打破这个循环,重获幸福与自由。
你的童年,父母的忽视让你形成 “我必须通过依附他人获得爱” 的信念。婚后,丈夫很容易被潜意识视为 “理想化父母”,期待他给予你在童年缺失的爱与关怀,试图通过他的认可来填补童年时留下的情感空洞。但请你仔细觉察一下,当你因丈夫的冷漠而痛苦不堪时,这种痛苦的本质其实是在重复童年时期 “被抛弃” 的恐惧。换句话说,你对丈夫的依赖,更多地是为了弥补童年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对你的情感需求比较忽视,你未能建立起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导致你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也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不安。当你的丈夫加班未回消息时,你会脑补他出轨;当他和女同事开会时,你会整夜失眠,这些反应都是焦虑型依恋的表现。你过度关注他的行为和动向,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安全感,但这种方式往往适得其反,让你的丈夫感到压力,也让你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重建自我认同:从 “受害者” 到 “创造者”。你多年来一直将价值感建立在外界的认可上,无论是通过努力成为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还是在工作中取得成绩,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让你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要改变这种状况,你可以尝试以下行动:每周至少拿出 3 个小时进行 “自我投资”。比如有的人学生时代热爱写作,现在可以重拾这一特长,开设一个公众号,记录你的教育心得、生活感悟以及情感历程。这不仅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是一个让你梳理内心、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途径。你可以将教学中遇到的有趣故事、学生的成长变化等写成文章分享出去。比如,当你成功引导一个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爱上阅读时,你可以在公众号上详细描述这个过程,分享你的教育方法和感悟。通过读者的反馈和点赞,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婚姻。同时,制作一份 “能力清单”,列出你擅长的10件事,如课堂设计、诗歌创作等,并将它贴在床头显眼的位置。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看看这份清单,提醒自己是一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在自我肯定的暗示下,你会逐渐建立起独立的自我认同,不再依赖婚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对伴侣的情感依赖。当你能够从内心认可自己时,你在婚姻中的心态也会更加平和。
发展婚姻外幸福系统,让幸福不再单一依赖。目前,你将过多的情感需求都寄托在婚姻上,这使得婚姻成为了你生活的中心和重心。一旦婚姻出现问题,你的整个世界仿佛都会崩塌。因此,你需要发展一个 “婚姻外幸福系统”,让你在婚姻之外也能获得情感支持和价值感。你可以加入一些女性成长社群,例如 “女性读书会”,每月参加一次线下的分享活动。在这里,你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女性朋友,与她们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互相支持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婚姻。同时,在职业上也可以进行一些突破。凭借你的专业能力,你可以申请成为市级语文教研员,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撰写教学论文,开展公开课等。通过这些努力,你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能在专业领域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有数据研究表明,拥有 3 个以上社会支持源的女性,婚姻满意度可以提升 47%。当你有了丰富多样的情感支持来源,婚姻中的波折就不会再轻易将你击垮,你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婚姻生活。
培养自我关怀仪式,给予自己温柔呵护。在长期的婚姻困境中,你可能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没有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和呵护。现在,是时候开始培养 “自我关怀仪式”,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你可以每天进行 10 分钟的正念练习。早晨起床后,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气进出鼻腔的感觉,将杂念逐渐排除,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晚上睡觉前,记录下 3 件与婚姻无关的感恩小事,可以是学生的一句暖心话语、朋友的一次关心问候,或者是自己完成的一件小成就。通过这样的方式,你能够培养积极的心态,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此外,准备一个 “情绪急救包”,当你感到情绪崩溃时,可以打开它来缓解情绪。在 “情绪急救包” 中,你可以放入热茶、香薰蜡烛、励志语录等物品。例如,在你感到焦虑和烦躁时,泡一杯热茶,点燃香薰蜡烛,坐在沙发上阅读励志语录,让自己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通过自我关怀仪式,你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让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更加坚强。
婚姻是锦上添花,而非救命稻草。在婚姻中,我们需要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无法完全改变对方。你无法删除自己的童年创伤经历,也无法控制丈夫所有的行为和想法。但你能控制自己的应对方式,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态度。因此,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信念,建立一种健康的自我认知:“我的价值不由婚姻状态定义,我首先是为自己而活的女性。” 当你能够真正接纳这一观念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和自由,不再被婚姻中的种种问题所束缚。
尽管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改善婚姻状况,但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看到明显的改变,也需要有勇气为自己设定一个 “止损时间表”。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半年或一年时间,你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但是他的行为模式没有出现积极的改变,那么你可以考虑与他分居冷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更加清晰地审视这段婚姻,思考它是否还值得继续维系。你要允许自己 “为尊严而战”,而不是一味地 “为家庭完整而忍”。当婚姻带给你的痛苦远远大于幸福时,你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