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正本清源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4-26 12:5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正本清源)

4月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没有了追求流量的狂热,也没有了夸张宣传的喧嚣,倒是有一些企业没有来参展,拒绝“凑热闹”。相较于近几年国内大型A级车展的场面,此次上海车展的规模依然盛大,但也展现出了冷静和理智的一面,这是汽车行业发展回归正轨的积极信号。

此次上海车展的冷静局面,直接原因在于近来政策层面的连续纠偏: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工信部发布了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的“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针对驾驶辅助乱象,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在3月底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三部委的负责人均表态将整治汽车业内卷。

强力的政策约束,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辅助驾驶宣传而言,“高阶智驾”“自动驾驶”等充满误导性的词语已从车企的PPT中消失,车企高管在发言中也特别强调辅助驾驶的安全底线。

此次上海车展可谓汽车行业的一次集体反思行动。过去几年的“内卷式竞争”,让汽车行业陷入巨大的恶性循环:市场端价格战不断—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消费者得不到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一局面已经严重困扰行业的进步。更有一些汽车品牌铤而走险,在一些不涉及根本的产品层面大力包装和营销,甚至不惜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这些不良的苗头都及时得到了遏制。

除了政策约束的原因,单从市场竞争角度看,当下也到了中国汽车行业放弃盲目自信并纠正错误做法的关键时刻。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多年,帮助中国本土车企斩获一系列市场成绩,也建立起在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体系化竞争优势。但现在还不是高深无忧的时候,过去在舆论中一直被忽略和唱衰的外资车企,已悄然酝酿一场大反攻。

回顾两年前的上海车展,诸多跨国车企的高管时隔三年重新来到中国,他们震惊于中国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的巨大变化,感叹已与中国汽车之间有了“代际差”,若不加快转型将会被淘汰。在危机感的驱使下,跨国车企在随后的两年里向中国市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推进转型并实现对中国企业的追赶。

此次上海车展,成为跨国车企展现转型成果和展现自信心的场所。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车企拿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态。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等企业也全面出击新能源,且以燃油、混动、纯电的“全路径”方式与中国车企一决雌雄。“在中国,为中国”,跨国车企将这一口号变成了现实,它们所展示的新产品已很难再被称为“落后”。

反观中国自主车企,吉利、长城、奇瑞、长安、上汽、广汽、北汽等传统大厂,实际上与跨国企业一样奉行“多路径”发展模式。包括比亚迪在内,其一直坚持混动和纯电同步发展。真正面临压力的是新势力玩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年的新势力车企承受着巨大的增量和盈利压力,单靠纯电动已经难以帮企业摆脱困境,因而它们中的多数已切换到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等技术路线上来。

如果说车企对于采用哪种驱动形式还存在显著的争议,那么对于智能化发展,大多数车企都表示支持。智能化大潮下,汽车的座舱、底盘、驾控,正在从纯机械结构走向软硬件一体化融合。此次上海车展上,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所有展出的新车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智能化,“彩电、冰箱、大沙发”成为显性标配。

另一大行业共识是,中国汽车只有走向全球市场,才称得上最终成功。上海车展上,比亚迪、长城、奇瑞等中国车企邀约其海外客户和经销商前来参展,车展上大量的“外国面孔”成为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一个侧面写照。参与全球竞争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跨国车企已经完成全球化,它们当下的挑战是怎么做好中国市场,而中国车企则面临同时做好中国市场和完成全球战略的任务。中国车企的挑战难度更大。

中国汽车产业能有今天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能源政策的扶持和智能化技术环境的加持,但在全球市场,中国车企怎样发挥这两大优势还存在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中国汽车行业如果盲目自信、舍本逐末,无疑将走入发展歧途。此次上海车展上,中国车企回归低调,是一次重新寻找自身价值坐标的难得的契机,也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件幸事。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