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400亿元应收账款来自政府补贴,“弃风弃光率”上升致华电新能利润下滑)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作为央企中国华电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总资产超3000亿元的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能”)IPO申请已获问询,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距离正式上市更近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停滞两年后,华电新能募资金额较2023年募资金额大幅缩减。此前,公司计划募资300亿元,最新招股书显示,公司募资金额下降至180亿元。
华电新能募资金额缩减的背后,是其2024年下半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此外,由于风电是重资产行业,其超200亿元负债需要在一年内兑付。在业绩下滑及大量负债集中兑付的背景下,华电新能还能否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1、“弃风弃光率”上升,公司净利润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华电新能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彼时,中国华电为了管理福建的水电、火电以及核电成立了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福新”),这便是华电新能的前身。
作为中国华电重要的新能源发电子公司,背靠中国华电,华电福新发展较为迅速,2012年华电福新在港股顺利上市。
由于港股流动性较差,新能源电企在港股过得并不如意,不仅未能在港股持续融资,而且股票估值极为便宜。
在此背景下,2020年9月,华电福新以整体超200亿港元估值私有化。此后,中国华电又陆续将旗下新能源发电资产注入华电福新,并正式更名为华电新能。2021年12月,华电新能又完成了150亿元的战略融资。
在重组完控股股东旗下新能源资产后,华电新能业绩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电新能营业收入为217.41亿元、246.73亿元、295.80亿元,两年间公司营业收入累计增长36%以上,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4亿元、85.22亿元、96.20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长32%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归母净利润连续增长数年后,2024年华电新能利润出现下滑。招股书显示,2024年,华电新能实现营业收入339.68亿元,同比增长14.83%,实现归母净利润88.31亿元,同比减少8.2%。
华电新能业绩下滑,与“弃风弃光”有很大关系。由于光伏及风能发电很多都布局在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地区,如何将电力成功输送到电网侧是很大的难题。
此前,由于新能源建设过快,当地电网建设过慢,导致光伏、风力发电无法被消纳,因此出现了“弃风弃光”的现象。
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华电新能弃风率为4.96%、4.78%、4.03%及5.44%,弃光率为2.5%、3.11%、4.77%及7.9%,无论是弃风率还是弃光率2024年上半年均在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华电新能“弃风弃光率”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平均弃风率为3.9%、平均弃光率为3%。
在“弃风弃光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公司经营成本上升,导致2024年华电新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形。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华电新能了解,2025年一季度公司“弃风弃光率”是否有所改善?此外,公司“弃风弃光率”为何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发稿,未获得华电新能回应。
2、拟投资800亿元建新能源项目,债务存120亿元资金缺口
除增收不增利外,庞大的负债也是华电新能需要面临的难题之一。
作为中国华电旗下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华电新能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和运营。
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太阳能发电,均属于重资产业务。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为了筹措发展所需资金,华电新能不得不加大对外借款力度。以公司有息负债为例,2021年底,华电新能除租赁负债外的有息负债为997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除租赁负债外的有息负债高达2145.3亿元。同期,公司固定资产余额也从1103.12亿元增长至1900.95亿元。
有息负债的大幅增长让公司利息支出从2021年的44.6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6.67亿元,2024年上半年,仅半年的时间其利息支出便多达31.48亿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华电新能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便高达201.42亿元。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为83.27亿元,存在近120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
鉴于公司庞大的固定资产、强大的股东背景及良好的信用,华电新能再获得银行贷款并不难,公司并不会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形。
但风电、光伏电站建设仍需要大量资金,根据华电新能披露的募资规划,仍计划投资804.46亿元建设1516.55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项目。
而804.46亿元的投资资金,仅180亿元通过此次IPO募资解决,其余资金将由公司自筹解决。这也意味着,未来华电新能借款余额将继续上升。
未上市以前,华电新能所得盈利几乎不用于分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累计现金分红仅为8.82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达325.74亿元。
因此,即便华电新能近几年大规模对外借款,其合并后资产负债率仍在71%左右,未大幅上升。
若成功上市,证监会等监管机构鼓励上市公司一年内多次分红,作为央企背景的华电新能必然要响应监管层号召,若继续扩大对外借款力度其资产负债率必然会上升。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华电新能了解,在IPO规划中,公司仍计划投资超800亿元建设1516.55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项目,除180亿元资金通过IPO解决,剩余资金公司计划如何筹措?公司可抵押资产及银行授信是否充足?若大规模借款,造成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公司又该如何应对?截至发稿,未获得华电新能回应。
3、资产加速折旧,超400亿元应收账款来自政府补贴
华电新能大规模扩张虽然让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持续上升,但也带来了其他问题。如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扩大及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在变长。
作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华电新能最大的经营成本。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华电新能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分别为67.71亿元、76.94亿元、96.22亿元、56.26亿元。
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上升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比例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大幅上升至75.14%,较2023年的68.06%提升7个百分点。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华电新能了解,2024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占比较2023年全年上升7%以上是何原因所致?折旧金额是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截至发稿,未获得华电新能回应。
经营规模的扩大也让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激增,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华电新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09.35亿元、268.24亿元、355.19亿元、428.71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呈扩大趋势。
在现代商业行为中,先收货后付款屡见不鲜,只要到期能顺利回收便影响不大。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回收时间越短,坏账风险越小。
令人担忧的是,华电新能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正在变长。数据显示,2021年,华电新能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为43.38%,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为6.84%。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下降至40.82%,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上升至11.89%。
与其他企业不同,华电新能应收账款绝大部分来源于可再生能源补贴,该部分资金由国家财政发放。2024年6月30日428.71亿元应收账款,超400亿元来源于可再生能源补贴。
可再生能源补贴具体发放方式为,电网公司收到财政补贴资金,再通过电网公司转移支付给华电新能。据悉,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周期通常为1-3年,与行业变化一致。
不过较长的回款周期对华电新能经营及现金流带来较大的考验。招股书中,华电新能坦言,若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款周期延长,则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改革,2025年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也意味着后续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再使用固定电价,风力、太阳能发电将面临火力发电的直接竞争。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华电新能了解,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会如何影响公司经营及财务,公司存量项目补贴后续是否会取消?由于可再生能源发放补贴周期较长,公司是否利用该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截至发稿,未获得华电新能回应。
对于华电新能而言,不论是光伏电站还是风电建设,均需要大量资金。在其合并后资产负债率超70%的背景下,未来举债空间也会被压缩。
此外,华电新能还面临应收账款周期较长及新能源平价上网的扰动,在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华电新能能否顺利上市,「子弹财经」将持续保持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华电新能官网;其他未署名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