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持续构筑三大业务增长曲线 福莱新材一季度业绩稳步上扬)
近日,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莱新材”)发布一季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7.89%;实现归母净利润3488.19万元,同比增长18.11%;扣非净利润3100.06万元,同比增长19.67%。
福莱新材(605488.SH)一季度业绩实现稳步上扬、盈利能力表现出色,主要得益于新兴业务板块的企稳向好以及主营业务板块的稳健发展。未来,福莱新材将重点发展“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级功能材料、环保涂层包装材料”三大方向,以构筑新的盈利增长点。
新兴领域前景广阔 当前市场反馈良好
福莱新材是一家深耕涂布多功能复合材料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柔性传感器等新兴领域的自主研发,致力于成为多模态感知系统集成供应商,打造多产品矩阵的具象化应用,如,人形机器人触觉与电子皮肤、工业检测、智能穿戴、智慧医疗等方面。
“柔性传感器”是什么、用在哪?这一领域具备怎样的发展前景?简单来说,柔性传感器是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可以自由拉伸、压缩、弯曲、折叠,由于其材料和结构的灵活性以及轻量化、低功耗等特点,能更便捷地对被测量单位进行检测。
当柔性传感器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场景时,又被称为“电子皮肤”,可以模仿人类皮肤的感知能力,目前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灵巧手触觉方面。柔性传感器通过精确感知抓取的力度、触感和物体形状,使机器人能够细致、精准地操作物体,避免过度用力或损坏物品。
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板块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并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作为人形机器人提升触觉感知的核心部分,柔性传感器成为近几年众多科技型企业加大投入、着力开发的新兴领域之一。福莱新材首席科学家陈书厅在近期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电子皮肤”的需求正处于指数级增长的阶段,在几年前是相对小众的产品,但当前的需求非常多,预计近5年其年增长率将达到50%以上。
在公司于2月中旬举办的柔性传感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上,陈书厅也曾表示,尽管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伴随着科研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5G和物联网、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突破、成本下降与普及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柔性传感器市场将由数十亿美元向数百亿美元持续迈进。
正如他所言,除了人形机器人以外,柔性传感器在消费电子领域同样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传感器将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VR/AR设备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在触摸反馈和运动检测方面,显著提升人机交互的精准度和体验感。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柔性传感器的企业之一,福莱新材自2017年开始聚焦该领域持续投入,并逐步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24年底,福莱新材在传感器领域已取得10项专利,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传感器链路自主研发体系。公司已成功开发高性能柔性传感器材料,并基于柔性传感器的主流方向,部署相关技术路线的专利池,主要聚焦稳定性较好、受干扰程度小的压阻式技术路线进行研发,与特斯拉等知名企业采用的技术方向一致。
公司研发的材料性能处于行业较高水平,还可实现定制化,如,阵列式压力传感器的最小传感点面积可做到零点几平方毫米,线性度高、性能较好;或放置于柔性材料基底,能够较好贴合手指等不规则表面,实现更高效、大范围的压力感应。同时,公司研发的基于复合梯度结构的高灵敏宽线性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霍尔式力传感器用热/磁屏蔽复合结构等,或将应用于下一代产品,解决微米尺度下的电磁屏蔽等一系列行业难题。
据了解,福莱新材的柔性传感器研发已进入2.0阶段,并逐渐从实验室研究迈向规模化生产。在研发方面,公司从海外引入高层次人才,并与多所知名高校展开深入合作、获得技术支持。在应用端,福莱新材与多家灵巧手及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定制研发和送样测试,探索不同场景下的感知需求,公司将在机器人的触觉感知、力反馈、柔性皮肤和精准控制方面,开发具有更高灵敏度、广泛响应范围和更好抗干扰能力的电子皮肤和传感系统。
在生产端,柔性传感器中试线已完成主体安装并进入调试阶段,技术参数优化和工艺验证正在同步推进。福莱新材曾在回应投资者关注时透露,公司研发的柔性传感器在与有需求的头部客户对接后,获得较高的技术和市场认可度,目前已与部分客户完成小批订单任务,公司技术研发团队正在与某知名客户根据其需求正在进行协作深度研发。预计公司将依靠中试产线加速客户需求响应,强化与厂商的合作。未来,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柔性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将持续带动企业业绩稳步向好。
细分领域做精做细 主营业务保持稳健
福莱新材之所以能专注于新兴领域的探索和开发,并静待市场给予积极反馈,其核心是公司稳健的主业发展基本盘以及产业一体化布局足以支撑企业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据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41亿元,同比增长19.23%;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98.42%,其主营业务“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实现营收24.92亿元,同比增长25.29%。
其中,占公司营收比重最高的广告喷墨打印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3.33亿元,同比增长7.79%,作为深耕该领域多年的业内头部企业,福莱新材已基本完成进口替代;报告期内,标签标识印刷材料业务也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营收7.07亿元,同比增长28.07%,公司产品现广泛应用于日化、家电、食品饮料、医疗用品、电商冷链物流等领域的标签标识制作。此外,2024年,功能基膜材料业务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33%。据了解,公司研发的BOPP材料属于功能基膜材料细分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广告耗材和印刷标签类PP合成纸及珠光膜系列产品。近年来,公司持续稳固这一细分领域国内领军企业地位。
除上述主业板块外,当前最受市场关注的仍是公司锚定的两大核心业绩增长点——电子级功能材料、环保涂层包装材料。其中,公司电子级功能材料板块在2024年实现营收9339.80万元,同比增长61.91%,毛利率增加10.50个百分点。福莱新材研发的电子级功能材料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起到粘结、固定各元器件或模块,以保护、导热、导电、绝缘、标识、抗静电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苹果、华为、三星等知名品牌电子产品的石墨散热模块、汽车电子的屏幕保护膜及新能源检测等领域。
2024年,公司成功开发多项高性能电子级功能材料,其中,公司凭借在OLED显示屏用保护膜材料领域深耕多年累积的技术与经验,通过产品创新有效解决部分行业痛点。例如,撕膜电压高导致屏幕破坏、精密制造和分切过程优化、保护膜耐温性差、爬升明显等。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发应用于OLED显示的主材胶膜产品,力争成为OLED显示屏材料的核心供应商。
未来,面向技术创新要求高、产品更新迭代快的电子级功能材料市场,公司仍会注重前沿项目的提前布局、加快创新、及时响应和长期投入。随着当前国内消费市场加快复苏以及宏观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消费电子的市场需求显著扩大、产品升级速度不断加快,有望带动公司电子级功能材料板块加快实现规模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减塑”“禁塑”及“碳中和”趋势深化以及国家产业整合、绿色环保等管控措施相继出台,具备可回收、可降解等环保特性的材料开发则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市场需求得到有效释放。针对这一实际,近年来,福莱新材重点研发生产环保水性预涂包装材料,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包装解决方案,采用水性涂层技术替代PE淋膜工艺,实现了在传统纸张上形成一层均匀且致密的保护层,有效提高了纸张的阻隔性能和耐用性。该技术因具备去塑化、可再浆、可回收等环保性能优势,获得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高度认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产品、电子产品等包装领域,以及肯德基、星巴克、麦当劳等知名终端品牌。
近期,公司携多款可持续包装产品亮相PACKCON 2025中国包装容器展,向采购商展示纸杯纸、防油纸、热封纸、阻潮气纸等水性涂层纸包装系列产品,覆盖防水、防油、热封、阻潮等多功能应用场景,引发了众多采购商的广泛关注,通过依托独特的专业优势与上下游紧密合作,提供环保型产品、实施绿色生产模式,共同致力于推动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当前,福莱新材能在多个业务板块实现保持稳定增长甚至实现大幅攀升,背后最需要的是强大的产业链支撑。据悉,公司已构建从上游基膜、胶水到下游涂层工艺的完整产业布局。其中,上游基膜和胶水的自主生产,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还具有成本竞争力;下游涂层工艺的优化与创新,则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随着浙江、山东两大生产基地的全面投产,公司围绕涂布产业链的工艺、涂液、基材、设备四大核心环节,成功构建了规模化、协同化的产业生态。通过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优化,公司逐步释放规模化效益,持续稳固行业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