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30只年内净值创新高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4-27 20:22: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超630只年内净值创新高)

【导读】超630只年内净值创新高,“固收+”策略更加精细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近期,市场波动加剧,“固收+”基金表现稳健。4月以来,有近150只“固收+”产品净值创出新高,占比超10%;今年以来,有超630只“固收+”产品净值创新高,净值增长率最高超过10%。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各类资产波动加大带来了更多挑战,主动择时和大类资产切换难度显著上升,“固收+”策略持续受到关注,但投资需要更加精细化。

超630只“固收+”年内净值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超六成“固收+”产品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其中,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0.55%,工银聚享A、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单位净值增长率均超9%,兴全汇吉一年持有A、格林鑫利六个月持有A、富国优化增强A等多只基金年内业绩超8%。

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以来有超630只“固收+”产品(只统计初始份额)净值创出新高,占比近50%,4月以来就有近150只基金净值创新高。

对于“固收+”产品的较好表现,华富可转债基金经理戴弘毅表示,首先,作为“固收+”产品重要投资标的的可转债,受益于供需结构优化,整体表现较好,中证转债指数、可转债等权指数年内分别录得1.67%和3.07%的回报(数据来源:Wind,截至4月24日)。其次,债券方面也有正向贡献。虽然长债波动较大,但票息策略仍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此外,权益方面不乏结构性机会,红利价值股整体平稳;成长股方面,人形机器人、DeepSeek等领域表现亮眼,恒生科技指数以及新消费也有不俗表现。

西部利得汇鑫基金经理陈保国认为,债券市场方面,收益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前期利率高点配置的固收类理财迎来净值上涨期。权益市场受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风险偏好收敛。但中国供应链优势及内部政策加码空间仍在,资金在避险结束后可能会进行全球再配置。整体看,“固收+”产品在债券部分有所收获,权益部分可能面临一定波动,未来投资需要综合考虑股债配置比例及市场走势等因素。

“固收+”策略更加精细化

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各类资产波动加剧。面对市场波动,戴弘毅表示,各类资产波动加大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主动择时和大类资产切换的难度显著提高,对于“固收+”策略而言精细化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要做好精细化的择时交易和资产轮动;另一方面,要做好模型化的宏观对冲和风险平价。在回撤控制上,更强调策略的纪律性,形成明确的风险预算理念,或者类似CPPI的仓位控制框架,不仅要有严格的止损位,还要根据动态的安全垫来控制风险资产的敞口。

“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资产配置会更加注重分散化投资,关注低波红利等资产,或者调整对出口相关行业资产的配置比例,努力提升配置的均衡性。”陈保国说。

兴证全球招益基金经理斯子文指出,低利率环境下,高息资产趋于稀缺,对应到债券投资方法上,完全依赖纯债票息作为收益来源的策略吸引力下降。会更加注重交易的灵活性,通过精细化的波段交易管理,以资本利得的形式,力争给固收产品底仓带来一定的收益增厚。同时,也会考虑加入转债、股票等权益资产,给收益增添一些弹性。

关注AI、新消费、价值红利等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在不确定性较强的市场环境中,“固收+”基金在资产配置方面要更注重策略化投资,侧重在宏观对冲思路下的风险平价,以及多策略风险平价,追求低波动下的长期稳健回报。

具体投资方向上,戴弘毅表示,权益方面可以关注AI科技巨头、新消费、价值红利的结构性机会,可转债方面可关注低价格和低估值的“双低”策略,债券方面可借助国债期货交易和套保策略对冲债市波动风险。

“固收方面侧重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这些债券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能为组合提供基础收益。股票方面,会重点关注走势稳健、分红稳定的优质股,以及低波红利类股票。此外,还可关注可转债,其兼具债券和股票双重特性,在股市上涨时靠股票分享收益,下跌时有债券作为保底。”陈保国谈道。

斯子文认为,目前国际局势仍呈拉锯态势,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固收+”是应对当前环境较理想的策略。其中,转债方面可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进口替代领域,比如过往比较依赖进口的原材料、农产品;二是提振内需方向;三是自主可控领域。

编辑:杜妍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