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债市场步入 “新秩序”?特朗普政策变数推高长期美债风险溢价)
智通财经APP获悉,本月席卷全球债市的"抛售美债"浪潮,正对美国长期国债这一全球最大赤字融资工具的根基造成冲击。在特朗普总统执政百日临近之际,其推行的贸易战、减税政策及反复无常的施政风格,迫使债券投资者不得不重新评估美债的传统避险属性。
对此,布兰迪万全球投资管理公司630亿美元资产的掌舵人杰克·麦金泰尔直言:"我们正步入新世界秩序。"即便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出现政策回摆,其制造的不确定性已推动长期美债期限溢价(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升至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种变化在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体现尤为明显——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收益率本月曾触及金融危机后峰值,尽管近日有所回落,但仍高于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征关税计划时的水平。
据了解,当前债市交易员需同时追踪三大政策变量:其一,贸易保护主义与减税政策对脆弱经济增长的叠加影响;其二,特朗普是否会再度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其三,白宫是否会通过美元贬值转移债务压力。
尽管摩根大通资产管理仍认为美债相对欧债更具配置价值,且本月30年期美债拍卖结果显示市场需求尚未崩塌,但机构持仓策略已现明显分化。
其中,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将本月美元、美国股市和美国国债三重疲软的走势比作新兴市场可能出现的趋势,该公司一直在购买美国国债,但同时限制收益率曲线的波动幅度,目前青睐 5 至 10 年期的债券。
此外,先锋集团则认为长期债券中内置的额外保险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特别是如果联邦赤字扩大导致债券发行量增加的话。
相比之下,贝莱德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各类资产的普遍下滑,加剧了贝莱德对疫情后政府财政状况的担忧,以及美国债券对投资者信心转变的敏感度。贝莱德投资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市场的抛售表明人们希望获得更多风险补偿,并使这种脆弱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即将于周三公布的美国财政部最新融资计划,将成为检验市场信心的关键节点。华尔街预计未来三个月国债拍卖规模将维持高位,但共和党内部对减税法案支付方式的争论,可能再度引发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每增加1个百分点收益率,意味着美国政府每年需多支付千亿美元利息——在年偿债成本已逼近万亿美元关口的当下,这绝非小数目。
对于期限溢价走势,机构形成两大阵营:DWS Americas固定收益主管乔治·卡特兰博内认为,待贸易政策明朗后溢价将回落,但难以重返此前十年低位;而管理着10万亿美元资产的先锋集团则强调,在经济增长预期被下修至1%(2020年来最低)的背景下,财政风险将持续推高长期债券的风险定价。
这场由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美债信任危机,正迫使全球最大资管机构重新校准投资逻辑。当避险资产的光环逐渐褪色,美国国债市场或将迎来定价逻辑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