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销量利润齐缩水,广汽的苦日子来了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4-30 15:54: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销量利润齐缩水,广汽的苦日子来了)

2025年上海车展,广汽“竹筒倒豆子”一样推出了一辆辆新车型。

埃安联合滴滴推出L4 Robotaxi车型;传祺发布与华为乾崑、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传祺向往S9;昊铂全新猎装概念车首发亮相;广汽领程则带来一款科技美学皮卡概念车。合资品牌方面,广汽本田展示了刚上市的全新P7,广汽丰田发布了全新铂智7。

除新车发布外,广汽集团展台还展示了飞行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成果,勾勒出企业在未来出行领域的想象空间。

种种动作都证明了广汽转型的迫切,进化的决心。但营销高光背后的经营隐忧,被一份车展同期发布的财报再次揭开了。

4月25日,广汽集团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当季营收同比下滑7.9%;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160%;扣非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同比降幅达229.9%。经营现金流更是呈现“失血”状态,同比降八成。

报告中,广汽集团将业绩不佳归结为因汽车销量同比下滑以及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促销投入加大所致。简单来说,就是车卖不出去。

实际上,广汽的业绩下滑并不算新闻。汽车行业大混战已经进行了很久,但两条主线一直未变,一是中国自主品牌阵营的份额快速增长,合资阵营的份额不断被蚕食;二是新能源的销量增长逐渐提速,而传统油车的阵地越来越小。

对于以传统燃油车合资业务为主的广汽来说,这两个趋势,显然都是不利的。也正因如此,在这种背景下,广汽的业绩承压并不意外,但市场耐心毕竟有限。持续失血的状态如何转变为转型动能?广汽如何通过战略取舍与技术突围给出扭亏信号?

销量利润齐缩水 巨头的“至暗时刻”

一直以来,市场习惯将以广汽为代表的老牌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转型称为“大象转身”,庞大的体量既象征着历史积淀的资本,也意味着船大难掉头。当新势力们以轻盈姿态切入赛道时,广汽却需拖着年销百万辆的燃油车基盘、庞大复杂的组织架构,以及合资时代形成的产业链惯性艰难转型。

这种多维度的撕裂阵痛,在广汽近几年财报上都有诸多体现,而2024年至今,称得上广汽的“至暗时刻”。

2024年广汽集团营收同比锐减17.05%至1067.98亿元,归母净利润暴跌81.4%至8.24亿元,更值得警惕的是扣非净利润首次录得-43.51亿元的历史性亏损。

进入2025年,广汽经营情况并未好转,当季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下滑7.9%;归母净利润为-7.32亿元,同比骤降160%;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8.93亿元,同比降幅达229.9%。经营现金流更是呈现-112.1亿元的“失血”状态,同比减少82.6%。

昔日利润支柱广汽本田、丰田的双双失速成为主因,二者曾对广汽集团贡献过超70%利润,2024年却同步暴跌。

具体来看,本田销量47.06万辆,同比降26.52%,收入682.5亿元,同比降27.03%;丰田销量73.8万辆,同比降22.32%,收入1095.45亿元,同比降28.34%。两者投资收益从83.49亿元暴跌至29.98亿元,降幅达64.09%。

在合资面临销量下滑的背景下,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也尚未撑起未来的增长。

2024年,广汽传祺销量41.46万辆,同比增长1.99%,占总销量的20.7%;高端化品牌昊铂,也未能如期打开高端市场,全年销量仅1.56万辆。另外,广汽埃安持股25%的新势力合创汽车,也在今年年初正式被广汽确认关停。

而被广汽转型寄予厚望的埃安,受困于网约车市场饱和以及转型标签难撕,不仅没能打开广汽新能源的增长空间,反而高开低走,2024年全年交付37.5万辆,同比下降21.9%,仅完成销量目标的一半。

销量下滑的颓势延续至2025年一季度,产销快报显示,3月广汽集团总销量为17.39万辆,同比下滑3.01%;第一季度,其总销量为37.12万辆,同比下滑9.42%。新能源汽车方面,3月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4万辆,同比下滑0.72%;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68万辆,同比下滑6.46%。

具体到品牌来看,3月,广汽本田、传祺、埃安三大品牌均出现下滑,其中广汽本田同比下滑8.86%、传祺同比下滑2.25%、埃安同比下滑11.49%;第一季度,广汽本田、传祺、埃安分别同比下滑20.73%、19%、3.61%。旗下主力品牌中,仅广汽丰田保持了增势,3月同比增长5.54%,第一季度增长3.55%。

对于任何一个车企来说,销量和利润的同步下滑,都是坏消息。作为曾经数一数二的车企,广汽如今虽保有一席之地,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自身在营销、技术等各方面的欠缺,其竞争力正在不断下滑。

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淘汰赛早已打响。眼看新势力销量榜上“沉舟侧畔千帆过”,位次不断下滑的广汽,处境不容乐观,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调整转型 开启番禺新篇

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广汽官宣启动三年“番禺行动”。“番禺行动”的核心目标就是重整自主品牌,让自主品牌实现跨越百万辆级产销规模,向200万辆级产销规模进军。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明确指出,改革、调整、转型是广汽的必由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番禺是广汽自主品牌的核心区域,汇聚了传祺和埃安的工厂、研究院、零部件产业基地以及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管理层称,广汽将总部从广州CBD迁往番禺,就是为了“让听到炮火的人”做决策。

随后,广汽开始了针对自主品牌的一系列从内到外的动作调整。

自2025年1月1日起,广汽集团整合旗下自主品牌营销业务,成立自主品牌营销本部,其中包括传祺营销本部、埃安营销本部、昊铂营销本部。该部门将负责广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传祺、埃安、昊铂的大客户业务,并统筹传祺、埃安、昊铂品牌市场营销、整车销售、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新媒体营销等工作。

此后,昊铂成为与传祺、埃安平级的3个品牌营销本部之一。在对外宣传上,也开始使用广汽昊铂,其定位为科技、豪华、高品位。

2024年的业绩说明会上,广汽集团表示,在内部改革方面,广汽集团已经初步完成对自主品牌研产供销核心领域的经营管控,整合原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研究院,设立产品本部、财务本部、采购本部、品牌营销本部四个本部,其他领域整合也将很快完成。

产品方面,广汽集团导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目标把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到18~20月。在成本控制方面,广汽集团统一自主品牌零部件采购,预计今年自主品牌降本约为10%。在财务方面,广汽集团整合组建财务本部,落实产品线考核机制。

广汽集团表示,2025年计划推出超过20款全新、换代或改款车型。未来三年,广汽自主品牌预计将推出22款全新车型,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

基于这些动作,管理层给出的销量指引是:广汽计划2025年全年交付230万辆,比2024年增长15%,并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广汽集团总销量超60%、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

但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一年里,来自中国品牌高端车型、新能源车型的冲击,毫无疑问地会变得更加猛烈,230万全年销量目标能否实现,目前还很有悬念。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汽集团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