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康隆达:越南产能释放驱动业绩反转,新材料布局剑指人形机器人蓝海)
近期,康隆达(603665.SH)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全年,康隆达实现营业收入15.20亿元,同比减少2.73%;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2025年第一季度,康隆达业绩得到全面提振,实现营收3.80亿元,同比增长42.18%;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单季度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实现扣非净利润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整体来看,在过去一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业务发展虽面临一定挑战,但亦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转型潜力。2025年一季报的出色表现充分表明,康隆达此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战略布局与业务调整已初显成效,公司正稳步迈入业绩回升轨道,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越南基地手套产能释放,锂盐业务风险出清
资料显示,康隆达是国内安防手套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全系列电脑程控无缝手套编织机和PVC点珠和PU浸涂、乳胶浸涂、丁腈/氯丁腈浸涂加工能力,是国内劳动防护手套行业中产品种类最多、最全的企业之一。2021年开始,公司先后入股天成锂业、非洲马里Bougouni锂辉石项目,布局云母提锂和锂辉石资源,业务延伸至锂盐产业。
在手套领域,康隆达具备着极强的产品竞争力和成本优势。华西证券此前的研报显示,国内市场以通用纤维类功能性安防手套和普通安防手套为主,具备特种纤维类或高性能通用纤维类安防手套生产能力的大中型企业较少,康隆达正是其中之一,且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同时,从产品价格及利润率来看,康隆达的功能性手套平均价格高达123元/打、毛利率逼近19%,均处行业领先地位。
在手套业务上,康隆达的海外布局优势显著。自2018年起,公司便着手将产能向越南转移。从2024年下半年起,越南基地开始投产,其配备的12条一次性丁腈手套生产线和20条劳动防护手套生产线融合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先进技术,正在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得益于当地的成本优势,越南基地能源、人工费用低于国内三分之一以上,且在对欧美两大主要市场的关税上更具竞争力。
正是越南基地产能的释放,推动了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上扬。对于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同比大增42.18%的亮眼表现,康隆达方面表示,这主要归功于越南项目产能利用率的稳步提升以及销售的持续增长。
康隆达2024年的亏损,主要原因在于锂盐业务减值的计提。公告显示,公司于去年年末对并购天成锂业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最终测算,本期归属于本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为3.11亿元,减值完成后,天成锂业的账面商誉已全部计提减值,实现了风险出清,2025年得以“轻装上阵”。
据了解,在锂价下跌的背景下,目前公司主要采取加工费模式,这有助于保持盈亏平衡、减少对报表的拖累。而一旦锂价企稳,则有望为公司贡献利润弹性。
适配机器人灵巧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前景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康隆达的全资子公司金昊新材料是国内最早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业之一,这一材料在近期大火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了巨大应用潜力。
据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由分子量超过150万的线型聚乙烯制成,与碳纤维、芳纶并称为三大高性能纤维,是目前工业化高性能纤维材料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具有超高强度、超高模量、低密度、耐磨损等众多的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国防、航空航天、海洋产业等各个领域。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其生产技术一度被包括荷兰DSM公司、美国Honeywell公司、日本东洋纺公司和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等在内的国外企业垄断,不过,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展开,我国已有少数厂家的相关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金昊新材料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金昊新材料现具备2条干法生产线和3条湿法生产线,在2020年进行产线及技术升级后,纤维单线产能、工艺技术及装备、产品性能的稳定性等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6月份,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约为1000吨/年,主要用于国防和警用领域。
在技术方面,金昊新材料始终致力于“深耕细研”,目前,已在“预溶胀解缠纺丝母料的技术开发”“0.7-3.9D单丝可控多规格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ES38,ES40,ES42,ES45纤维力学性能提升的研究及产业化”“高耐割产品的技术开发”“绳缆用高强-高耐磨-抗蠕变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量产及突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受益于轻量化(密度0.97g/cm3)、高强度(比强度为钢材15倍)、抗磨损等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应用范围正从传统的安全防护、海洋产业和军事装备等领域向更具增长潜力的新兴领域拓展,如人形机器人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机器人灵巧手腱绳及外壳刚性材质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也为康隆达该业务板块的未来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