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增16家!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07 17:27: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4月,新增16家!)

【导读】新增机构覆盖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北京市、深圳市等9个省市


见习记者 杨晨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2025年4月,全国共有1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协会完成登记备案,数量较3月减少3家。从业务类型来看,新增机构中包括12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和4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从注册地来看,新增机构覆盖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北京市、深圳市等9个省市,但区域集中度仍较高。具体而言,上海市以6家新增机构位列首位,江苏省、湖北省各新增2家,北京市、深圳市、四川省等6省市各有1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增机构在地域分布上较上月有所扩散,但上海、北京、深圳三大传统金融中心仍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比达一半。

(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

这一趋势与私募行业长期形成的资源集聚效应相吻合。3月末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深圳等6大辖区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合计占比达74.96%,其中上海、北京、深圳三地的管理规模分别达4.93万亿元、4.66万亿元和1.96万亿元,头部区域在资本、产业资源、人才及政策支持上的优势持续显现。

4月新增机构中,12家注册地与办公地保持一致,4家则呈现分离状态。例如,武汉北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于湖北省武汉市,但办公地设于北京市朝阳区。合肥恒远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于安徽省合肥市,但办公地址设于深圳市福田区。业内人士认为,此类私募管理人“双地运营”现象并不少见,私募基金跨区域布局主要与地方政策优惠、资源整合需求相关。

今年一季度,私募行业在规模回暖中稳步前行。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存续私募基金规模达19.97万亿元,连续四个月正增长,距离20万亿元仅一步之遥。与此同时,监管与行业出清力度不减。3月数据显示,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达75家。2025年4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深圳达慧基金、上海极灏基金、上海海升基金、上海竹润投资、杭州嵩银资产等15家机构开具纪律处分决定书,涉及违规募资、违规兼营、保本保收益等问题。

校对:王玥

编辑:江右

制作:鹿米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