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朗普药价政策)
特朗普昨天说要签行政令让美国药价降低30~80%,认为同一个药美国的价格比其他地方贵很多,这不公平,必须变得和其他国家价格一样。而实际情况非常复杂。
实际上这个思路早在他上一任就一直在提,当时名字叫“international price index”意思就是选了欧洲,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的价格,然后美国的药价必须和这些国家的价格一样。最后法院没通过这法案,拜登上台以后就不了了之。而在当时这法案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核心问题有2个:
1:药品的权益归属有时候比较复杂。一个药物在美国的权益和全世界其他地方的权益可能是由2~3家不同公司持有的。很多时候是同一个药物A公司卖美国,B公司卖其他国家。那么A公司就无法决定B公司在欧洲这些地区的药价。所以美国价格更高不能怪A啊。
2:更严重的一点是药价在全世界都是非常不透明的。大部分时候标价(list price)和实际支付价格(net price)是不同的,而且是保密的。比如伊布替尼当时在美国医保IRA谈判降价38%,但后来发现销售并未降低这么多,因为伊布替尼的实际价格大幅度低于标价,降低38%的标价不代表实际价格降低38%。又比如经常看见新闻英国NHS决定不让一个药进入英国医保因为认定价格太贵,性价比低。但过几个月突然又宣布让这药进医保了,因为药企提供了一个“保密的折扣比例”
所以这2点让特朗普的政策非常难以落地。当时美国前FDA局长的观点是企业会“game”这个系统,简单来讲就是让欧洲的标价大幅度上升,但实际价格并不涨价还是比美国便宜。另外如果权益归属问题是一刀切解决,那么会影响小药企的BD。因为现在很多时候小企业喜欢把美国权益留在自己手里,然后把没能力销售的其他国家权益卖给大药企来融资。而未来大药企会不希望买到欧洲权益不在自己手里的药,因为这会影响到全球统一定标价。那么小药企就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