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五粮液的思考:库存证伪的一个思路

来源:雪球 作者:立枫 2025-05-12 10:09: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五粮液的思考:库存证伪的一个思路)

五粮液发布年报、一季报后,有心的球友放把火003贴出了部分数据:

可见,高端的五粮液产品一直有不低的增速,从2020年销量28139吨,增加到2024年销量41390吨。

枯叶先生判断,在不考虑房地产下滑,基建影响,经济下滑影响,五粮液最高峰真实业绩只能给到2021年水平的233亿。

而业绩233亿的2021年,其五粮液产品的销量是28139吨。那后面呢,销量一路攀升——2024年竟然销售41390吨,这远远高于“真实需求”了。枯叶先生就质疑这些多出来的量是被谁喝掉了呢?

对呀,这酒谁喝掉了?

枯叶先生的结论,是白酒经销商的“囤”和酒厂的“压”,使问题复杂了很多。既然最高峰的真实需求对应的是28139吨,那多余的部分大概是被酒厂压在了渠道上了吧。

因为“渠道库存到底有多少”的空方与多方的看法大相径庭,而这又难以验证,于是就争吵呗。

争吵的原因不就是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吗?不然吵不起来。

球友我的五粮液要拿十年也针对性地算了疫情至今增量的一笔账:以2020年28139吨为底数,21年增加了1064吨,22年4629吨,23年10520吨,24年13251吨,即使不算疫情开始2020年这一年增长的量,21、22、23、24年共增加了29464吨。

最高真实需求才2万多吨,那渠道的压力得多大呀?

因为真实需求和渠道库存想要搞清楚是太困难的事,甚至根本就无法搞得清楚。

那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29464吨的库存经销商有能力或可能承接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是不是2万多吨为真实需求和经销商的“囤”和酒厂的“压”导致五粮液业绩增长的结论就被证伪了呢?

我们来看一下,29464吨的库存经销商有能力或可能承接不?

枯叶先生在《囤酒需要渠道商具备多大的能力?》建立了一个模型:

“假如我生产了一批价格能持续上涨的石子,标价为1元/枚,市场售价为2元/枚。此时你作为渠道商从我手中花了2元钱买走了2枚石子,然后你将其中1枚以市场价2元售出,另一枚放在自己的库房中等待升值。然后,你又用收到的2元钱从我这里买走2枚石子,同样只售出其中的一枚,另一枚放入仓库,如此循环往复。请问,你的库存能累积到多大?累积这批库存需要的资金量是否很大?显然,库存可以累积到无穷大,但所用资金只需2元。”

这个模型设置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前提:每次买2枚,库存1枚、销售1枚,标价为1元/枚,市场售价为2元/枚。在此假设前提下,如果销售顺畅就一直可以进行下去,不需要新增资金库存就可以无穷大。

但我们要理解的是,该假设的前提有非常高的灵敏性,稍微动一点就会引起很大的偏差。

比如改“标价为1元/枚,市场售价为2元/枚”为“标价为1元/枚、市场售价为1.1元/枚或市场售价有时还低于1元/枚”,出现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还是以具体的五粮液数据来说明吧。

高端的五粮液产品(五粮液报表将其产品品种分为五粮液产品其他酒产品,前者对应高端,后者为非高端)这几年的数据如下:

五粮液产品销售量

2020 年:五粮液产品28139吨×2000瓶/吨=56278000瓶

2021 年:五粮液产品29203吨×2000瓶/吨=58406000瓶

2022 年:五粮液产品32768吨×2000瓶/吨=65536000瓶

2023 年:五粮液产品38650吨×2000瓶/吨=77300000瓶

2024 年:五粮液产品41390吨×2000瓶/吨=82780000瓶

五粮液产品价格

期间五粮液的出厂价有些变动,按多数时间(2021-2023年)第八代五粮液的价格给个统一价969元/瓶。不过,不同时间,酒厂对销售的政策返回的力度不同。另外五粮液产品还包括五粮液1618、交杯、501,为了更简单点,就假设五粮液产品出厂价减去政策返回后给渠道的价格为900元/瓶,渠道平均按1000元/瓶出货,那渠道的利润为(1000-900)÷900=11.1%。

还按我的五粮液要拿十年兄的数据,酒厂压货29464吨×2000瓶/吨×900元/瓶=530.352亿元。

五粮液产品经销商数量

2021 年:五粮液产品经销商 2054 家

2022 年:五粮液产品经销商 2489 家

2023 年:五粮液产品经销商 2570 家

2024 年:五粮液产品经销商 2652 家

平均2442家经销商。

那4年压货(库存)29464吨,平均到每家经销商的金额=530.352亿元÷2442家≈0.21718亿元/家。

下面再进行经销商承接能力分析:

先给结论:非理想模式下,不用新增资金库存可以累积到无穷大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五粮液产品,按平均的经销商能力,承接上述库存是存在极大问题的(或说极大概率不可能)。

一是,经销商为获得11.1%的净利润,用增量资金0.21718亿元/家,来承接如此的库存有可能性吗?

五粮液产品的招商标准对资金实力的规定是:需有一定注册资本,能承担初期投资与后续运营费用,如标准专卖店申请公司注册资金不少于 50 万元,流动资金不少于 70 万元;旗舰店申请公司注册资金不少于 100 万元,流动资金不得少于 200 万元。

如果是这个资金实力,经销商是没有承接0.21718亿元/家能力的。

其次,再来查一下五粮液产品经销商的销售额与净利润。

因五粮液经销商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受多种因素影响,缺乏公开的准确平均数据。但从一些案例来看:一线城市专卖店月营业额约 65 万元,净利润约 17 万元;二线城市专卖店每月营业额约 54 万元,净利润约 13 万元;三线城市专卖店年净利润达 91 万元。

依这样的利润水平,五粮液产品经销商有可能承担平均0.21718亿元/家的库存吗?

三是,即使有些大的经销商,在资金实力、销售网络等方面有一定基础,但面对 “2024 年五粮液公司对经销商合同计划量在 2023 年基础上整体减量 20%”这样的环境,给经销商压库存的条件根本不存在了呀。就是说,即使酒厂想压货,2024年白酒的悲观预期下也根本压不下去(有库存不出掉就不错了)。而2024年五粮液产品销售量达41390吨,减“真实需求”28139吨,得多压货13251吨,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从酒厂最近一、二年的行为看,控货挺价是主动的,还压货也跟酒厂的目标不符,是矛盾的。

既然无法做到,那通过白酒经销商的“囤”和酒厂的“压”来实现五粮液业绩增长是不是可以证伪了呢?

至少至少可以作为证伪的一个思路吧。

从感受上,五粮液老是价格倒挂,业绩增速也平常正常,不符合做成大库存的条件,五粮液大概率是被喝掉了。

至于五粮液“控货保价”的措施,通过控制供给的水龙头实现供需平衡,并不违背经济学规律。不是只有“降价增量”——通过降价扩大需求,才符合经济学规律。

实现供需平衡的方法,本身并无对错之分,都是手段,国家也搞供给侧改革呢。

2024年五粮液产品销售41390吨,酒厂产量43126吨,期末库存6173吨,说明在去年的价格下供需是健康的。

还有,从五粮液产品其他酒产品的销售数据看,的确有“喝好酒”的趋势——公司的高端品种的销售量逐年增加,但其他的系列产品则小幅波动,平均还微减(从前面列表看,2019年总销售量是165411吨,2024年总销售量基本上差不多,是41390+120594=161984吨,略降)。不过,这仅仅是从五粮液销售数据上看的迹象,一家之见只能说是有可能性吧,还不敢说整个行业“喝好酒”的趋势就是确定性的。

上面引用了球友放把火003、我的五粮液要拿十年和枯叶先生的资料,在此表示感谢!另外,要说明的是,我本人很喜欢读枯叶先生的文章。有空方观点的人很多,能够连续有逻辑论证的人极少。从投资角度,反向的观点会让大家获得更深刻的思考,提高认知,减少盲目吃大亏——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探讨,获得真知灼见的话。所以,我很希望能有跟先生有持续探讨的机会,继续学习。

个人浅见,不作为投资建议,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相互学习。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五 粮 液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