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地集团与中国中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六大领域提升合作能级)
5月13日,绿地集团与中国中煤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绿地集团总部举行。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中国中煤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汤保国,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葛东波,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绿地集团副总裁吴晓晖等出席了相关活动。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签约,绿地集团与中国中煤将在过去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合作能级,并在煤炭保供、航运物流、新能源开发等六大领域构建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既是绿地集团携手中国中煤全面增强能源保供能力,更好保障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的有力行动;又是绿地集团着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发展、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布局;也是绿地集团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持续提升老赛道、开辟新赛道,加快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中国中煤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作为唯一的煤炭全产业链央企,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中国中煤目前拥有及或有煤炭资源储量700亿吨以上,煤炭年总产能3.1亿吨,煤炭年贸易量近4亿吨,已连续5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5年位列《财富》世界企业500强榜单。
绿地集团与中国中煤具有长期的合作历史和深厚的合作基础。早在2009年,双方就在上海市领导的见证下,首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16年来,双方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能源安全、服务民生需求,携手为上海煤炭保供和城市安全运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央国企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经过多年的努力,绿地集团和中国中煤携手穿越市场周期,合作业务规模不断提升,年均煤炭供应量500万吨,累计供应量已达8000万吨,为保障上海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
根据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绿地集团与中国中煤将在多个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升合作能级,全面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包括:深化煤炭保供合作。将双方年合作规模由500万吨大幅提升到1000万吨,更好保障上海能源安全。开展航运物流合作。探索以资本为纽带成立合资公司,形成每年千万吨级储运配送能力,合力构建煤炭采储运销一体化服务链。探索新能源合作。在绿色电力消纳和售电、储能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上海绿色转型提供清洁能源支撑。此外,还将探索基建领域合作,探索存量土地资源优化开发及绿色金融等其他产业互补项目合作,为城市更新、新能源基建作出贡献。
绿地集团作为上海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长期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服务民生需求,并依托旗下绿地能源集团,承担着上海煤炭储备和保供的重任。多年来,绿地集团全力做强煤炭战略储备及保供平台功能,从供应、储备、应急三大维度着手,筑牢能源安全防线,保障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具体包括:稳定电煤供应渠道。与中煤、国能、陕煤、晋控等大型煤炭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年供应量超过1500万吨,增强了电煤供应的稳定性。建立港口储备基地。在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太仓港建立了三个储备煤基地,其中太仓港基地实际日均储备量约80万吨。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建立自营船队,实现随到随装随运,增强应急保障能力,近年来成功应对了恶劣天气、航道拥堵、资源紧张等各种突发事件,多次解决上海电厂的燃“煤”之急,每年为上海供应电煤约500万吨。
能源产业是绿地集团开辟新赛道、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领域。今年以来,绿地能源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实现煤炭销量同比增长超五成。下一阶段,绿地集团将以此次与中国中煤的新一轮战略合作签约为契机,继续推动能源业务高位布局、快速发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