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新业务投入阶段 京东CEO谈外卖的规模效应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14 14:10: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业务投入阶段 京东CEO谈外卖的规模效应)

5月13日晚,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一季度实现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纪录。

一位接近京东管理层的人士称,这是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三年来,直接坐镇一线,进行业务部署决策的结果”。

该人士透露,刘强东除了每周对京东管理层进行培训外,还会亲自参与零售、物流等核心业务板块的日会,他在会上多围绕商品、价格、服务等用户体验给出意见或建议,也会直接解决大部分业务方向性的问题。

外界最关注的,当属刘强东亲自拍板、在今年2月上线的京东外卖会给京东带来多大的影响。

从财报看,京东的零售与物流两大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638亿元、470亿元,其中零售仍是京东业绩增长的引擎,不仅收入同比增速达16%,该板块的经营利润高达128亿元,同比增长38%。

包括外卖等业务在内的新业务,在2025年一季度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8%。

在新业务的收入增长背后,经营费用高企,同比增长65%,达25亿元。该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京东外卖正处于高投入阶段,新业务亏损超13亿元。

京东集团CEO许冉在分析师电话会上强调,外卖业务不是一个割裂、独立的业务,而是深植京东整体业务生态。从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角度出发,自然而然地就会延展到即时零售,而外卖正是其中单量占比最高且频次最高的业务。

“即时零售包括外卖在内,未来在用户、供给还有履约等方面,可以和京东现有的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价值。”许冉称,京东外卖日订单规模即将突破2000万单,集团已经逐渐看到这一新业务对京东平台在流量、新用户方面的拉动效应,同时外卖还提升了平台整体的流量转化率。

4月,许冉面对媒体采访时,曾形容京东外卖的打法“像开车一样,更多的是往前看,而不是天天看后视镜”。

在她看来,京东不是从竞争因素出发做外卖,本质上是在思考如何把用户需求和优质商家连接起来,京东进入外卖赛道的直接切口是通过给后者更好的流量和佣金政策,形成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彼时,许冉表示,京东决定进入外卖赛道,考虑的不是一个季度或一两年的财务目标,而是做一个长期布局。5月13日晚,她再次强调,短期看外卖业务可能需要一定投入,但这之于京东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随着规模增长,外卖业务将逐渐释放规模效应,帮助京东改善效率。

许冉称,外卖业务会在平台用户的流量、购物频次、跨品类购物等方面带来增量贡献,同时在配送运力、技术数据等方面,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当然,不能回避的是,作为新进入者,京东外卖在系统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京东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实只有几十天的时间,所以我们很多的运营能力、系统功能都还在建设、优化过程中。”许冉说,京东目前将继续围绕用户体验、商家生态、外卖骑手保障这三方需求去投入。

就在京东管理层就经营数据和新业务发展情况展开回答之际,央视新闻消息显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商务部等多部门,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了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多部门约谈并要求相关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