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外商独资公募转战债基:从加速布局到规模与业绩之困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20 19:16: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外商独资公募转战债基:从加速布局到规模与业绩之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一边是新产品加速发行,一边是老产品规模“迷你化”,外商独资公募旗下债券型基金产品线正面临尴尬处境。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全市场债基数量已超3800只,总规模突破10.1万亿元。然而,外商独资公募在该领域的布局仍显单薄——此类公募旗下的73只债基合计规模仅约1179亿元,占全市场比重约1.17%,近30%的产品规模不足2亿元。

5月15日,富达中债0-2年政金债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5月13日,该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出现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记者注意到,该产品成立仅8个月便遭遇巨额赎回,成立初规模约24亿元,至今年一季度末时降至0.3亿元。

富达基金旗下债券型基金濒临清盘,折射出外商独资公募在债基领域的发展困境。近一两年来,急于扩充规模的外商独资公募纷纷转战布局债券型基金,但从规模和业绩来看,水土不服现象明显。

华东某公募基金从业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虽然外商独资公募希望通过发行债基来扩大规模,以满足机构白名单的准入要求,但在当前债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这些机构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他们在渠道资源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另一方面,出于风控考虑,其在债券品种选择上往往更为审慎。这些因素导致其债基产品普遍呈现规模偏小、收益竞争力不足的情况。”

从加速布局到规模之困

2024年以来,债券型基金成为外商独资公募布局重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富达、贝莱德、路博迈、施罗德、安联等8家外商独资公募旗下正在运行的债券型基金共计73只(按照初始份额统计,下同),其中24只成立于近一年。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贝莱德近一年成立了5只债券型基金,覆盖中长期纯债、二级债基与被动指数型债基等多个细分品类;宏利、路博迈、摩根一年内均有4只债券型基金成立,富达、摩根士丹利、施罗德也成立了2只;安联基金于今年3月发行了旗下第一只债券型基金——安联安裕债券;此外,联博基金首只债券型基金联博汇利债券基金也于5月12日启动发行。

加速布局之下,施罗德添源纯债、宏利悦利利率债、宏利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摩根共同分类目录绿色等多只债券型基金首发即为爆款,发行成立规模均在50亿元—60亿元。

不过,从既往数据来看,外商独资公募旗下不少债基虽在首募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之后的持营过程中并未守住规模。

以富达中债0-2年政金债为例,该产品成立于2024年9月,由公司固定收益部副总监成皓和固定收益研究副总监肖颖共管,首募规模达24亿元。在初始运行的三个多月中,该基金便遭遇巨额赎回,年末基金资产净值规模骤降至4.05亿元。截至今年5月13日,该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3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可能出现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

截至目前,富达基金旗下共有债券型基金4只,规模合计仅34.11亿元。其中除了富达中债0-2年政金债基金规模“迷你”之外,另一只名为富达90天持有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也不足5000万元。

整体来看,富达基金旗下债券型基金规模呈现缩水之势。2023年11月,富达基金发行首只债券型基金——富达裕达纯债,彼时认购金额合计达50亿元,打响了该机构布局债基的第一枪。不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富达裕达纯债最新规模降至14.58亿元,缩水七成之多。此外,该公募旗下规模最大的富达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的最新规模为18.81亿元,相较去年12月成立时近33亿元的规模已锐减超四成。

债基总规模超300亿元的摩根基金也同样面临债基缩水的困境。4月4日,摩根瑞享纯债发布基金资产净值连续45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公告,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2022年10月成立时规模达42亿元。2024年12月,摩根基金旗下摩根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基金以近60亿元的首发募集规模提前结束募集,成为“爆款”基金,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产品规模已降至44亿元。另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摩根基金旗下摩根瑞益纯债、摩根强化回报、摩根双债增利等债券型基金规模已低于2亿元,而这些产品发行成立时的规模均超过15亿元。

据记者梳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外商独资公募旗下债券型基金中,接近三成数量的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其中,施罗德添益、贝莱德安裕90天持有、宏利鑫享90天持有、大摩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等多只产品仅成立半年左右就走向“迷你化”。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外商独资公募债券型基金规模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市场适应性方面,外商独资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面临显著挑战,难以充分契合本土投资者的需求特点和市场环境特征。其次,行业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债券型基金市场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进一步加剧了发展压力。此外,部分外商独资基金在产品创新和投资策略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未能有效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同时外商独资公募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出现过度依赖机构客户的情况,也制约了规模扩张。

业绩相对欠佳

外资公募债券型基金守不住规模,或也受业绩拖累。

Wind 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全市场3800余只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0.63%,而外商独资公募旗下约73只债券型基金同期平均收益率仅0.47%,跑输全市场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值。其中,包括富达中债0-2年政金债在内的12只产品年内录得负收益。

大摩安盈稳固六个月持有A以年内3.48%的收益表现最佳,但与全市场债券型基金表现最好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所斩获的13.81%年内收益相比,仍相差了十个百分点。另据Wind统计,外商独资公募旗下债券型基金中,有31只债券型基金自成立以来未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占比超过4成。

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与全市场多只债券型基金年内亏损超5%相比,外商独资公募旗下债券型基金年内亏损最多的也仅为1%,风险相对更为可控。

就收益表现而言,曾方芳向记者表示,外商独资公募债券型基金收益率相对较低的主要成因在于其风险偏好较为审慎。具体表现为投资组合更倾向于配置短久期、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品种,这种求稳的策略虽然有效控制了风险敞口,但也在客观上制约了潜在收益空间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受今年一季度债市剧烈波动影响,债券型基金规模整体出现收缩,尤其是纯债基金的渠道优势反而使其加速净赎回。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债券型基金的规模约为10.07万亿元,相比2024年末减少了近4820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