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共创能源转型美好未来 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召开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20 21:14: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共创能源转型美好未来 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召开)

5月19至20日,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10家全球知名电力企业联合主办,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旨在开展交流,分享实践成果,探讨新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携手推动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来自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论坛。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张智刚致辞并作主旨演讲,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尔金森、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梁锦慧、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科普斯作主旨演讲。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张智刚指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落实中国政府部署,加强系统稳定管理、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加快推进电网升级、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打造能源转型动力引擎,深化数字赋能赋效、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更具挑战性和复杂性,应重点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重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完善经济机制。国家电网公司期待与各方一道,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共创能源转型美好未来,为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不懈努力。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中国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性部署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系列重大战略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能源转型是一个艰巨复杂的长期过程,需要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共识、相向而行。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与各国一道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加强能源政策沟通协调,携手开展能源科技创新合作,形成互利互惠务实合作成果。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认为,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大幅提升,增量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在推动能源清洁转型方面作出巨大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纳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世界树立了典范。在过去十年,中国建设了50多万公里的输电线路,中国新增输电线路占世界新增输电线路的三分之一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将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和北部省份与东部负荷中心有效连接起来。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希望各方能够加速部署电网基础设施,制定政策监管框架,加强机制能力建设。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始终以创新理念和务实行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为各国能源电力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尔金森提出,当前世界正面临能源转型关键节点,中国在能源方面的历程正在塑造全球能源格局。国家电网公司拥有远见、能力和历史传承,有潜力成为下一阶段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奠基者。世界能源理事会希望邀请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在内的中国能源电力企业,分享经验和学习成果,共塑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立以循环性为指导原则的新范式,帮助各地区在不超越生态极限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的丰富供应,保障人类福祉,共同打造更清洁、更智慧、更公平、更具韧性的能源系统。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梁锦慧表示,中国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带动电力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勇于创新,在大规模特高压工程建设、超导电缆示范工程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值得称赞。这些技术使电力传输更加安全高效,支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实现跨区域能源流动。面向未来,推动能源转型需要提高能效、促进材料循环使用、建立地方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能源基础设施应对极端天气能力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信任与交流。世界经济论坛关注能源和材料系统转型,希望与各方共同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助力更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科普斯表示,现在全球正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双重挑战,电力系统转型的紧迫性空前高涨。打造有韧性、数字化、以可再生能源为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刻不容缓。国际电工委员会始终致力于实现设备数字化和电气化、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全球合作建立信任关系。在转型过程中,国际电工委员会持续通过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等标准化工作为能源转型提供技术基础,促进全球合作。国际电工委员会将继续通过标准化协作和创新为能源转型提供支持,共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全球迈向可持续的电气化未来。

论坛同步举办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学界对话、CEO圆桌会议等专题研讨,与会嘉宾从理论创新、实践探索、机制建设等方面,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转型关键问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与最佳实践,描绘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蓝图,更为破解能源转型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方法指导,对推动全球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论坛发布了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装备、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国家电网公司光明电力大模型、“双800”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等4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要科技成果,为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举行了新能源与电力市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城市电网零碳发展等3场专题技术研讨会,安排了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基地与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零碳运营示范园区、中国电科院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国网电科院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展示等技术参访,配套开展国内外相关企业产品技术展览展示,生动立体地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

本次论坛是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举行的重要论坛,是全球能源电力行业的顶级盛会。与会代表表示,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规模超前、影响广泛、成果丰硕,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等前沿议题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建设性、可行性的真知灼见,是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思想交流平台、电力系统创新发展的学术与实践共享平台、世界能源引领者和创新者高端对话平台。论坛展示了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中国方案与中国行动,促进了国际经验共享与技术合作,为推动构建能源领域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电科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