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搜狐(SOHU.US)2025年一季报透视:深握“增长三板斧”,长期价值释放可期)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便是当下”的故事正在搜狐(SOHU.US)身上上演。
5月19日,搜狐公司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总收入为1.36亿美元。其中,营销服务收入为1400万美元,在线游戏收入为1.17亿美元。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1600万美元,净亏损同比收窄超两成。
对此,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也直言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的营销服务收入和集团净亏损均达此前最佳预期,在线游戏收入超出预期。搜狐媒体平台方面,我们持续优化产品,提升技术,不断增强平台的社交属性。通过举办多样化的独特活动,我们持续拉动用户活跃,激发社交互动,同时产生大量优质内容。依托于作为主流媒体的竞争优势和独特IP,我们不断探索更多的商业机会。本季度,得益于对游戏内容的高质量更新和持续优化,在线游戏业务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表现。”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搜狐此次部分核心财务数据能够达到此前最佳预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公司通过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力和深握“增长三板斧”,释放的长期增长动能所致。
具体落脚到该公司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来看,便不难看出搜狐“长期主义”带来的增长价值。
一是,深化“内容+社交”业务模式,构成新增长范式。
不得不说,无论是广告还是游戏,底层逻辑都是吸引用户注意力。故此,搜狐也通过在“内容”和“社交”这两大方向上不断投入和优化,持续吸引用户、受众以及广告主关注,进而收获源源不断地增长活力。
一方面,公司以优质内容为传播锚点,通过知识直播吸引用户注意力。区别于传统带货直播,搜狐强调“知识+生活”的价值输出,构建了独特知识直播矩阵——即以《张朝阳的物理课》为核心IP,打造硬核科学知识传播的标杆。同时衍生IP如《科学演讲局》《万物皆有理》进一步深化科学内容的垂直化与大众化,形成覆盖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的知识直播体系,也创造了与各大品牌“科学+产品”深度联动的新营销方式。
另一方面,搜狐则以社交分发为传播链条,加深用户黏性之外,进一步挖掘新增量空间。期内,搜狐视频通过“关注流”构建兴趣社交生态,形成“视频会友”的社交场景。此外,搜狐还利用独特线下活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强化创作者与用户的深度连接,譬如在四月份成功举办的“2025春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聚集了数百位明星、KOL和来自不同垂直领域的播主,进一步增强平台活力。
二是,打造长剧+短剧+美剧“多引擎”,斩获多重增长空间。
2024年9月,在搜狐视频播主大会《熊家餐馆》美剧发布上,张朝阳表示,“搜狐视频在建立一个社交平台的同时,作为长剧、短剧和美剧消费的历史地位和平台是没有变的,是继续的”。遵循这一发展理论,搜狐也形成了长剧、短剧以及美剧三者共存互补的业务形态。
其中,长剧通过自制内容则提升公司原创壁垒。近年来,搜狐视频在古偶、甜宠、悬疑等领域不断创新与摸索,制作了多部精品剧。如爱情悬疑剧《奔向所有时空的你》、古偶剧《夜城赋》等都引起爆款讨论,进一步强化公司长剧制作实力。
而美剧则作为“长枪”强化平台特色。搜狐自2010年起深耕美剧领域,作为美剧特色平台,2025年,《列奥纳多》(达芬奇)等优质美剧也在搜狐视频再次掀起新一轮美剧回归热潮;短剧作为“短炮”则通过免费竖屏短剧以及创新优质的题材覆盖年轻用户碎片化需求,与长视频形成良好互补,如2025年公司推出的《不思异志怪》,便凭借新颖独特的题材和创新尝试,广受好评。
三是,夯实主流媒体品牌影响力,不断探索更多的商业机会。
依托于作为主流媒体的竞争优势和独特IP,搜狐一边通过举办传统旗舰活动,如“搜狐科技论坛”“搜狐新闻马拉松”“搜狐时尚盛典”“搜狐财经论坛”等,更好地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另一边则通过创新内容营销活动,如《BOSS1+1》、青幕计划-搜狐青年影像创作者大赛等,持续为优质内容提供来源,扩大商业化能力凸显竞争优势。
2025年一季度,搜狐传统旗舰活动“第十七季搜狐新闻马拉松”在威海举办。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跨届马拉松赛事,本赛季活动继续以沉浸式直播的形式呈现,吸引线上线下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不仅产生了大量优质内容,促进相关内容在线社交互动和传播,还进一步巩固搜狐作为主流媒体平台的影响力。
基于上,不难看出,上述前瞻性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显然也为搜狐带来良好的正反馈效应,从而促使公司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改善,部分核心财务数据达到此前最佳预期。
当然,这与搜狐始终坚持得长期主义不无关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搜狐不断优化产品矩阵、夯实独特的IP资源以及持续创新和探索,搜狐的“种树之举”也将收获强劲的复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