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投顾观市:再度降息!你不买股票,但你的存款正在变成股票?)
5月21日,和讯投顾投机大拿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国内再次降息,然而市场涨幅并不尽如人意,究竟是投资者对降息推动A股上涨的预期过高,还是降息力度本身不足呢?投机大拿认为,回顾过去不难发现利率已经从几年前的3%—4%降至如今的长期存款利率1.3%,然而A股指数仍然在3000点徘徊。如果单纯认为降息一定会对A股形成利好,那么A股也不会在市场多年持续降息的背景下岿然不动了。
投机大拿分析后指出,过去利率的下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A股市场的平均股息基本相当。例如,如果A股的平均股息为3%,而存款利率也是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降息,投资者将存款转为股票的意愿也不会很强。然而,随着利率的持续下降,两类资产的利息或股息收入差会逐渐凸显。收入差越大,资本转向股票市场的规模就越大。
目前,投资者看到的情况是平均长期存款收益率已经降至1.3%,并且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调。与此同时,在证监会的鼓励下,A股市场的平均股息正在逐步上升,上市公司分红次数增加、分红金额也有所提高。当存款收益率降至极低水平,而股息却在上升时,资本权衡利差的意愿会显著增强,资本会因利差扩大而更倾向于配置股票。
投机大拿表示,近年来证监会一直在释放利好政策,这些政策往往是连环的。一方面,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增加分红次数和金额;另一方面,又鼓励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自家股票,甚至提供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结构:利率较低,投资者可以从银行贷款,利率仅为3%,而如果上市公司能够保持每年5%的分红股息,投资者每年就能获得2%的利差收益。
许多投资者强调,他们更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哪怕不获得利息。然而,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资金实际上被资本拿去利用了。很多投资者在这个转换节点上感到迷茫,因为他们看不到市场的机会,也没有赚钱效应。同时,银行的收益也极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选择留在银行,而他们的低成本资金则被资本利用。
因此,投机大拿指出,很多投资者总是觉得踏不准节奏,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懂政策背后的逻辑。有时候,政策已经明确了方向,但许多投资者仍然看不到机会,不敢轻易下手。而当他们真正看到机会时,市场已经完成了转换,当前股息和利息的差距已经非常明显。一方面,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另一方面,又为上市公司提供贷款增持自家股票的条件,只要上市公司具备盈利能力和条件,能够达到分红要求的,实际上是在“白捡”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投资者自己不主动将存款流入股市,也会有其他资金代为流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这种入市的意愿一定会逐步上升。只要看懂了这个逻辑,未来市场的方向就会变得清晰明朗,这也是投机大拿强调未来市场大概率向上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