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门行业】港股医药股集体走强 创新出海驱动估值重构)
金吾财讯 | 港股医药股近两日持续走强,创新药领衔上涨。三生制药(01530)因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的PD-1/VEGF双抗授权协议,股价飙升近40%;石药集团(01093)凭借双抗药物JMT106中美双报临床及ADC药物CPO301获FDA快速通道资格,股价连续飙升近10%,其它概念股中,翰森制药(03692)涨约8%,来凯医药(02105)涨约20%%,诺诚健华(09969)涨约10%。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近15%,虽略微跑输同期MSCI中国指数,但相对此前多年低迷已明显改善。
近5年港股最大医药IPO恒瑞医药(01276)已提前截止认购,认购情况火热,截至5月20日18时,录得约2227.95亿元孖展认购,较公开发售起始集资额5.44亿元,超额认购408倍。
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上,恒瑞医药称其创新药出海成效显着,目前,公司已实现13项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约为140亿美元。
除了恒瑞医药以外,今年已有多家药企赴港IPO,维昇药业(02561)、映恩生物(09606)分别于3月、4月上市,Mirxes、派格生物医药本月启动招股。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梁福睿表示,由于港股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更高,有着比较灵活的做空机制,其创新药企业估值的泡沫明显更少,且可供选择的优质资产更多,整体板块Beta(相对于整体市场的波动性)更强;而A股市场有很多由仿制药转型为创新药的企业,后续估值上升空间或更大。
“出海”已成为中国医药企业的重要战略。目前行业正从过去仿制药出口为主,转向创新药全球化的新阶段。今年4月中美关税摩擦以来,仍有多项药品出海BD交易达成,显示创新药出海势头仍然强劲。大型药企通过对外授权、合作研发等方式加速打开海外市场: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近年分别在美欧自主申报新药上市,三生制药、和黄医药等通过里程碑式授权合作实现管线价值变现。
多家投资机构的研究观点表明,目前中国医药行业正处于筑底回升的阶段,基本面与政策环境均出现积极变化。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医药行业持乐观态度,因国内推出一系列有利政策,包括对创新的全方位支援。另外,大多数国内医药公司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低,令该行业受地缘政治和美国药品定价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对较低。该行指,尽管遗留药品(legacy drugs)仍会继续拖累很多公司的短期增长,贡献亦已很低,但这些遗留药品逐渐退场,可以让投资者重新评估公司的产品管道价值和催化剂。
中信建投证券强调,特朗普“药价最惠国待遇”政策短期对全球医药市场影响不大,长期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有必要强化对美国市场依赖的风险管控,在全球格局重塑背景下,中国医药需“立足国内,开拓海外”,一方面巩固本土根基,另一方面加快国际化布局,推动技术自主可控,以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冲击。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企业将布局海外临床试验、境外上市和合作,并善用授权交易快速换取资金和全球资源。
招银国际认为,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该行推荐:三生制药、信达生物(01801)、百济神州(06160)、固生堂(02273)、巨子生物(02367)、诺诚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