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季销量增长330%,小鹏汽车年内将实现盈利?)
在新车销量大增带动下,小鹏汽车预期今年销量将实现翻倍增长,并预计将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文|康国亮
编辑|杨秀红
5月21日,小鹏汽车(9868.HK,XPEV.US)发布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当季小鹏汽车实现营收15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1.5%,净亏损额为6.6亿元,同比大幅收窄51.5%。
收入的大幅增长来源于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2025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9.4万辆汽车,相较2024年同期的2.1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30.8%。同时,小鹏汽车预计2025年二季度总交付量将约为10.2万辆至10.8万辆,同比上升237.7%-257.5%,同时预计二季度收入为175亿元至187亿元,同比上升115.7%-130.5%,收入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从盈利能力来看,虽然小鹏汽车一季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其代表盈利能力的毛利率得到显著提升,一季度公司汽车业务的毛利率达到10.5%,较上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连续七个季度提高,推动整体毛利率达到15.6%,较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创单季度新高,在收入的大幅增长及毛利率的提升带动下,使得小鹏汽车亏损额大幅收窄。
在财报后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CEO(首席执行官)何小鹏预期小鹏汽车今年销量将实现翻倍增长,并且预计将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在此之前,和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相似,小鹏汽车近年来持续亏损。财报显示,小鹏汽车2022年-2024年分别亏损91.39亿元、103.8亿元、57.9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253.09亿元,近五年累计亏损额则达到350.62亿元。
据了解,目前全球新能源车企中,仅有特斯拉(TSLA.US)、比亚迪(002594.SZ,1211.HK)、理想汽车(2015.HK,LI.US)和赛力斯(601127.SH)四家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零跑汽车于2024年四季度实现盈利转正,若小鹏汽车于今年四季度开始实现盈利,将有可能成为全球第六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受财报乐观预期推动,5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在美股股价大幅高开9.19%,截至收盘,股价大涨13%至22.25美元/股。5月22日,港股股价开盘亦表现强势,高开7.74%,截至发稿,股价上涨8.12%至83.85港元/股,年初至今,股价上涨接近80%。
麦格理将小鹏汽车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跑赢大盘”。其认为,小鹏汽车季度财报表现强劲,超出市场预期,反映了市场对小鹏汽车未来增长潜力的认可。
在新车MONA M03、P7+以及新款G6及G9的带动下,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登顶国内造车新势力中销量第一名。财报显示,在车市传统的一季度淡季,小鹏汽车共交付9.4万辆汽车,相较2024年同期的2.18万辆增长了330.8%,是同期销量增速最快的头部造车新势力,这一销量比第二名理想汽车多出1144辆,后者一季度销量增长约为15.5%。
其中,MONA M03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辆,P7+上市5个月已完成第5万辆正式下线,2025款G6和G9在4月首月交付超7500辆。
此外,小鹏汽车还在加速海外布局。财报显示,一季度,小鹏汽车在海外新增的门店数量超过40家,并且开拓了数个关键市场,包括欧洲的代表性市场英国、东南亚最大的市场印度尼西亚。从海外销量上来看,小鹏汽车一季度的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370%。小鹏汽车预计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会高速扩张,成为公司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小鹏汽车为何能在一季度取得不错的业绩表现?何小鹏提到,“核心是小鹏汽车在组织、产品、营销以及技术、经营的体系化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公司坚持技术上AI(人工智能)驱动,经营上行稳致远的初步成效。”
小鹏汽车给出的二季度交付指引依然较为乐观,预计二季度总交付量约为10.2万辆-10.8万辆,同比上升237.7%-257.5%,由此预计二季度收入为175亿元-187亿元,同比上升115.7%-130.5%,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了今年小鹏汽车将推出的八款新车,在AI+汽车领域,小鹏汽车在二季度将完成五个车型年款升级或增加配置,三季度将有两款全新车型开始交付放量。其中,全新车型G7将于6月亮相,目标进军25万元级SUV市场;三季度将推出30万元级运动轿跑全新一代P7。同时,今年四季度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逐步实现量产。
人形机器人概念提升估值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对外公布了其三条增长曲线,分别为:AI和汽车的融合、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具身人形机器人以及与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
其中,作为第三条增长曲线,具身人形机器人的进展也备受市场关注。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达到行业领先的智能水平,并且通过量产场景的数据驱动实现快速进化。
据了解,小鹏旗下人形机器人将和汽车有很高的复用性,汽车和机器人在组织等方面有七成同源,机器人EEA架构由汽车EEA架构而来;关节来自汽车的三电、动力团队;大小脑嵴椎来自机器人、智驾和智舱团队。
何小鹏提到,我们在AI汽车研发的投入,也将使我们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具备在中国机器人行业独一无二的优势。今年在上海车展广受好评的人形机器人IRON是我们的第四代产品。下一步,图灵芯片将会部署在我们的第五代机器人上,大幅提高机器人的端侧算力。
据介绍,小鹏汽车旗下人形机器人模型将跨越目前行业普遍使用的技术路线,直接同源共用小鹏汽车物理世界基座模型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架构,并且充分复用云端AI基础设施,提高人形机器人大小脑的智能上限。
“我们的增长潜力刚刚开始释放。”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将在AI底盘、图灵AI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图灵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及企业生产力工具等领域推动以AI驱动的融合式创新。“小鹏汽车向AI的全面转型开始取得了全技术栈的初步成功,部分重点AI能力将在2026年在行业中断代式领先”。
摩根士丹利表示,小鹏汽车正在展现出“结构性修复”和“盈利路径清晰化”的信号。强劲的产品交付节奏、毛利率回升和充足的现金流,共同增强了其在AI与智能驾驶方面持续投入的可行性,维持对公司中长期成长潜力的乐观判断。
“目前,市场对小鹏汽车的估值应该还未完全包括其在AI方面的潜力,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美股特斯拉估值明显高于其他新能源车企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市场对其人形机器人的期待。”业内人士表示。$蔚来(NYSE|NIO)$$小鹏汽车(NYSE|XPEV)$$理想汽车(NASDAQ|LI)$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