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魏建军提问,行业观望,消费者承担后果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23 13:44: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魏建军提问,行业观望,消费者承担后果)

“不是我在等,是行业在等。”

魏建军说这句话时语气平静,带着一点停顿。他其实已经很少主动提起那场两年前的技术争议——等待太久了,该说的也都说过。

但在新浪财经CEO邓庆旭的追问下,这个话题还是被带了出来。他没有回避,也没有多讲,只留下一句近乎被动的回应。这不是一次辩解,更像是在确认一个行业仍未等来的答案。

不是为了翻旧账,而是因为这件事背后的变量还在持续发生:用户在等、同行在等、供应链也在等,都期盼一个行业底线的确认,一个判断标准的出现。

2025年,销量在涨,出口在涨,股价也在涨,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迈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量。与此同时,系统性的隐忧也开始被频繁提及:定价击穿成本线、账期向下游转嫁、补贴和市值撬动缺乏闭环的商业模式。

没有哪个问题是新的,但集合在一起,正在构成一个更难回答的系统性命题:这个行业到底靠不靠谱?

魏建军用了一个不轻易出口的比喻,“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没爆”。在很多车企还在讲产线自动化、AI赋能、智能驾驶的同时,他选择反复讲回“价格战”“亏本卖车”“供应商回款压一年”这些听起来过时的词。

但这些词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信用。

从主机厂到经销商,从车主到供应商,从海外用户到资本市场,这个产业每一次定价调整、交付延迟、广告过度宣传、上牌后变二手的行为,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终极问题——汽车行业还是值得消费者信任的行业吗?

价格战最先伤害的是品牌价值,其次是利润空间,再往下,就是对产品本身功能、质量与寿命的打折。一辆车从22万跌到12万,魏建军说这不是态度问题,是数学问题。

很多企业其实并不否认这些现象,他们也知道价格不可持续,也知道现金流紧张,但仍然在做。不是因为他们不懂经济逻辑,而是因为这是唯一能让报表继续好看、融资继续发生、数据继续增长的方式。

上游在讲智能化,下游在算生存账。零部件企业在担心的不是没单,而是账期太长、利润太薄、回款没保障。《经济观察报》称之为“账期游戏”——一边做交付,一边算风险敞口;一边响应新势力的“快速上市节奏”,一边向银行证明自己还能挺下去。

这不是商业策略,是集体性的信用透支。

在这种语境下,魏建军反而成了少数谈“求是”的人。他说,“求真”是发现问题,“求是”是解决问题。这个表达听起来像是一个口号,但他并不打算做成口号。

在访谈中他给出实际建议,比如用长城的钱请独立机构对主机厂审计,建立行业真实利润与成本的数据共识。他也提到中汽协正在与监管部门一起调研竞争秩序,未来或将推动制度性约束。“自律”开始被提起,但还远远没成为主流价值观。

汽车不是快消品。它关系安全、能耗、城市运行系统、用户5年甚至10年的日常生活。它的市场越大,代价也越大。一辆不可靠的车,不只是品牌风险,也是社会成本。

所以魏建军说,他没有做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做一些良心上能过得去的事。这种话在流量逻辑里显得不够响亮,也不容易传播。但它比“讲新故事”更接近今天这个行业真正要面对的现实。

中国汽车产业走到了一个分水岭:是继续往前冲,把定价、补贴、股价和销量推向一个更高峰,还是慢下来,重新校正行业的信用结构。

没人能代替全行业给出这个答案。但有人在把问题摆上台面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