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门行业】三季奶价有望企稳 推动乳企行业格局改善)
金吾财讯 | 回顾近期的港股市场,消费股持续走强,其中以泡泡玛特(09992)的新消费更是走出一段小牛。此外,蓝筹消费股中,农夫山泉(09633),百威亚太(01876)也在消费板块的轮动中完成了补涨。
乳制品股也不例外,今日截止收盘,现代牧业(01117)涨3.81%,澳优(01717)涨2.56%,中国飞鹤(06186)涨2.3%,蒙牛乳业(02319)涨2.05%。
乳制品股在今年2月以来的一系列利好加持下,已率先突破前高。而消费板块的接力棒也已传出去,那么当前板块的情况如何呢?
供给侧逐步出清 有望在第三季看到奶价拐点
时间回到现在,据农业农村部5月23日发布的4月鲜活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当前全国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每公斤3.07元,环比跌0.3%。文件中提到,奶牛存栏量持续回调,考虑单产提高因素,生鲜乳产量仍处于历史高位。乳制品消费增长仍有待恢复,加之奶油、乳清等干乳制品进口增长,预计生鲜乳价格仍低位运行。
国泰海通表示,2024年末我国奶牛存栏约620万头,25Q1奶牛存栏持续去化,截至3月末预计存栏数回落至610+万头,当前原奶供应仍过剩,体现为奶价继续回落。近期国际贸易影响下豆粕、玉米、牛肉价格微涨,推动饲料成本上涨以及牧场淘汰牛价格上涨,行业有望延续去产能节奏。同时1-2月大包粉进口规模同比降低,国内自产和进口原奶量预计将继续减少。
该机构续指,2023年下半年起乳品需求持续走弱,行业最悲观的时点(24Q2)已过。据测算,若2025年末奶牛存栏去化至600万头及以下,考虑低基数下需求大概率企稳、有可能更强,年内有望达到原奶供需平衡。结合供给和需求节奏(供给侧8-9月收青贮集中考验牧场现金流,需求侧更多生育政策落地叠加9-10月中秋国庆释放需求),预计生鲜乳均衡点可能出现在25Q3,届时奶价有望企稳,推动行业格局改善。
育儿补贴政策频频出台
回顾过去,3月5日召开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随后,多地政府部门跟进政策。包括呼和浩特、广州、江西、中国澳门等在内的多地已推出生育补贴细则,年度补贴金额多在万元以上。其中,呼和浩特规定,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将获得5万元人民币的补贴,有三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将获得10万元人民币的补贴。
建银国际表示,呼和浩特的补贴计划在补贴金额和覆盖范围上均超出市场预期。金补贴将为父母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该行相信,这项新政策将为该市提升出生率提供所需的推动力。虽然其他城市的补贴金额可能不如呼和浩特慷慨,但若全国范围内实施类似政策,该行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整体提升国家的出生率。
此外,乳企也先后“生育补贴”落地。3月26日,中国飞鹤宣布,预计投入12亿元专项补贴。从4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家庭可获得不少于1500元生育补贴。4月15日,伊利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
结语
短时间内,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或可解燃煤之急。或许正如机构所说,供给侧出清、奶价回暖能帮助企业在短时间恢复盈亏平衡,推动行业格局改善。
但乳制品行业更难解决的点是,生育率的逐步下滑导致的需求持续下降。
根据2月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4.0万人,2023年为4093.0万人,同比减少509万人。2024年,普通小学招生1616.6万人,在校生10584.4万人,2023年普通小学招生1877.9万人,在校生10836.0万人,同比分别减少261万人,251万人。
与之相佐证的还有民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2025年1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同比下降8.1%。若剔除2020年因特殊原因导致的数据显著下滑外,该数值已是近10多年来的最低值。
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出现适龄人口下降——结婚人数下降——生育率下降的螺旋下滑。人口下滑带来的需求不足,这也是乳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