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如果今年人工智能不能进化到智能体,那就是一场泡沫和闹剧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6-25 19:4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周鸿祎:如果今年人工智能不能进化到智能体,那就是一场泡沫和闹剧)

6月25日,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企业家重要职责是创新,而当前创新的主要抓手之一就是人工智能。对于行业趋势,他认为,智能体技术正推动人工智能从“会说话”向“能干活”跨越,这种变革不仅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逻辑,也将重构人类与技术的协作关系。

“如果今年人工智能不能进化到智能体,那这次人工智能可能又是一场泡沫,就不是工业革命了,而是一场闹剧。”周鸿祎说。

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重要的行业共识是,2025年将成为人类与智能体共生关系的转折点。诸多智能体的系统提示词已将其设定为“专家”或“顾问”角色,这种拟人化特征标志着智能体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自主决策者”和“主动协作者”。

对此,周鸿祎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智能体成为主角。“如果只把大模型当作工具来用,或许只能提升30%、50%的效率;但当大模型进化为智能体,使其像数字助理一样帮人们处理各种复杂工作,人的角色就会转变为领导智能体、规划人工智能、管理人工智能,人也将变为超级个体。因此近期的全球创业热潮包括中国的创业热潮,也因为人工智能重新卷起了一个高潮。”

“人工智能创业的一个特点是公司都比较小。”周鸿祎表示,因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过去可能要两三百人才能做的事情,现在二三十人就能做到。过去程序员只能做编程,但现在借助人工智能,程序员可以成为产品经理,做市场推广方案,也可以做销售方面的工作,人工智能给创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前景和机会。

对于智能体和大模型最本质的区别,周鸿祎表示,大模型相当于“知识竞赛选手”,虽然能够对答如流,却难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比如说日常生活里炒个鸡蛋要分为打蛋、切葱、搅蛋、架锅烧油、开火,然后再炒等多个步骤,而如果大模型不能把一个复杂的事情分解成多步,再一步一步把它执行下来,就基本上什么事都干不了。”

相比之下,智能体的出现如同为大模型装上“数字手脚”,使其具备可以从头到尾完成复杂任务,以及工具调用两大核心能力,使大模型真正进入可以下地干活的阶段。

周鸿祎以360近期推出的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为例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能够理解用户的复杂需求,可实现流程自动规划、任务自动分解、工具自主调用、全流程自动执行,并交付最终结果。例如,当要制作一部宣传片时,用户只需下达指令,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即可自主完成从故事脚本创作、分镜头设计到视频合成的全流程,效率较传统人工协作实现数倍提升。

再比如,当用户计划赴某地旅游或分析某产业AI融合路径时,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可以自主调动搜索、数据处理、文档分析等工具,历经多步推理后生成详细报告,将搜索从“目的”降维为“手段”。周鸿祎认为,这种转变的核心逻辑在于,技术的价值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直达任务目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