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连亏三年,光大永明人寿如何破解盈利难题?)
来源:燕梳师院
作为国内首批“银行系”险企之一,光大永明人寿曾凭借股东背景和银保渠道优势快速崛起,却在近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潭。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36.62亿元,暴露出投资端失速、业务结构失衡等深层问题。面对盈利难题,公司正通过“三减”策略、高管换血和业务转型寻求突围,但能否真正触底反弹,仍需观察其改革成效。
业绩拐点从微利到持续亏损
光大永明人寿的保费规模在过去十年持续扩张,保险业务收入从2013年的30.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8.17亿元。
然而,净利润在2022年首次转负后加速恶化,2024年亏损达17.27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拐点背后是两大核心矛盾:
银保渠道的双刃剑效应
光大永明人寿的兴衰与银保渠道深度绑定。2007年与光大银行达成全面合作后,公司迅速跻身行业前三,但过度依赖也埋下隐患:
改革举措与挑战
为扭转颓势,公司多管齐下:
转型前景: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2025年业务推进会上,公司提出“增收、提效、转型、保偿”四大主题,重点包括:
尽管偿付能力充足率(2024年末综合偿付能力246.63%)仍处安全区间,但扭亏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规模至上”的路径依赖,真正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盈利模式。
在寿险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光大永明人寿的破局之路,或将成为“银行系”险企转型的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