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全球“抢铜大战”白热化:一场关税套利引发的金融风暴与资源博弈

来源:雪球 作者:高礼成蹊 2025-07-01 09:51: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全球“抢铜大战”白热化:一场关税套利引发的金融风暴与资源博弈)

一、疯狂套利:从“关税预期”到“库存黑洞”

1. 美国“囤铜潮”的暴利逻辑

关税套利机制:特朗普政府启动《贸易扩展法》232条款铜进口调查,计划征收25%关税。交易商赶在政策落地前将铜运往美国,一旦关税实施,COMEX铜价将因进口成本激增而飙升,提前囤货者可通过价差套利。

库存极端分化:美国铜库存激增至100天消费量(约40万吨),而非美地区(尤其是伦敦)库存暴跌80%,仅剩10天用量。LME可用库存降至全球单日消费水平,空头面临“无铜可交”的逼仓风险。

价差创历史纪录:COMEX铜价较LME溢价高达1350美元/吨,现货升水一度突破300美元/吨,创2021年逼空风暴以来新高。

2. 战略资源博弈的深层动机

军事与能源安全:铜是子弹、炮弹外壳的核心材料,也是电网、新能源设备的命脉。美国铜进口依赖度达45%,囤货旨在降低地缘风险。

对冲“去美元化”风险:多国加速抛售美债增持黄金,铜因兼具金融与工业属性,成为美元信用削弱下的替代硬通货。

二、全球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1. 资源国与消费国的双输困局

拉美供应国被动卷入:智利、秘鲁等主产国被迫转向美国市场,但关税可能削减其出口利润。智利铜对美出口占比30%,若关税落地,年损失或超15亿美元。

中国制造业成本承压: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2024年耗铜1495万吨,70%依赖进口),铜价飙升直接推高电力、新能源、家电行业成本。一辆新能源车用铜量达83公斤,较燃油车翻倍,铜价每涨1000美元,单车成本增加50美元。

2. 供应链重构加速

贸易流向逆转:10万-15万吨铜正运往美国港口,规模超2022年历史峰值。LME亚洲仓库铜加速流出,加剧区域性短缺。

金融化加剧价格波动:对冲基金涌入铜期货市场,COMEX铜净投机头寸激增,但持仓集中度上升放大踩踏风险。

三、中国突围:从“资源焦虑”到“战略破局”

1. 资源短板倒逼三大行动

境外矿山控权:紫金矿业、中铝等加速布局刚果(金)、秘鲁铜矿。卡莫阿-卡库拉铜矿2026年投产后年产铜40万吨,可满足中国3%需求。

西藏超级铜矿开发提速:多龙铜矿(储量2000万吨)设计年产量31万吨,相当于进口依赖度降低2%,但需平衡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开发节奏。

再生铜替代提速:中国废铜回收占比已升至30%,目标2030年达40%。云南铜业等企业建立“城市矿山”网络,降本增效显著。

2. 技术破壁:材料革命对冲资源约束

铝代铜技术突破:电力电缆领域,铝合金导线成本较铜缆低30%,国网已试点应用。

碳纤维导线应用:国家电网在特高压工程中推广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输电损耗降20%,用铜量减少40%。

四、投资策略:在“铜疯牛”中捕捉确定性

1. 短期套利机会

跨市套利窗口:做多COMEX铜期货同时做空LME铜,押注关税落地后价差扩大。高盛测算,若实施50%关税,价差或飙升至5000美元/吨。

A股弹性标的

$北方铜业(SZ000737)$ :与华为合作开发矿山数字化,年内涨幅超50%;

电工合金(300697):高端铜合金供应商,新能源车连接器市占率第一,单日涨停20%。

2. 中长期布局核心资源

“家里有矿”的龙头

紫金矿业(601899):全球铜资源储量超6200万吨,卡莫阿项目达产后利润占比将超40%;

$XD洛阳钼(SH603993)$ :刚果(金)TFM铜钴矿产能释放中,铜成本全行业最低。

再生资源龙头海亮股份(002203) 连续3日获主力增持,年处理废铜30万吨。

3. 风险对冲工具

期权保护:买入沪铜虚值看跌期权,防范美联储加息引发需求回落;

替代材料概念:碳纤维导线厂商中简科技(300777)、铝合金供应商$明泰铝业(SH601677)$ 。

结语:资源战争的终局与启示

“当囤货者赚走套利的金币,产业链却要吞下成本的苦果——这场铜的狂欢,实则是大国资源话语权的残酷预演。”

对中国的警示:2024年铜进口花费2800亿美元(≈3个三峡大坝投资),资源安全已升维至国家安全。需加速构建“境外矿山+技术替代+循环利用”三维防御体系,将铜的咽喉从他人手中夺回。

对全球的反思:美国以关税重塑供应链,短期套利却埋下通胀恶果——若25%关税落地,美国电动汽车成本或增3000美元,新能源革命反遭反噬。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北方铜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