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对话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一 长盈精密:夯实“消费电子+新能源”双主业 进军AI+机器人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2025-07-03 09: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对话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一 长盈精密:夯实“消费电子+新能源”双主业 进军AI+机器人)


作为精密制造和智能制造的龙头,长盈精密曾被苹果CEO称赞为“每天都在突破可能性极限的典范”,公司历经4年努力,形成了“消费电子+新能源”双主业格局,目前正在向AI、机器人等领域加快步伐。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正式进入中央文件,在此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此有涉及。

进入2025年之后,由于美国推出所谓的不对称关税政策,世界经济遭遇了更大的扰动,这些更迫切地需要中国经济朝着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增效,而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上市公司更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力,不久前公布完毕的年报显示,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已占全国研发支出的一半以上。为了展现A股新质生产力企业的风貌,《证券市场周刊》推出了“对话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

长盈精密就是其中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2010年9月上市的长盈精密,历经15年的成长,营收从4.76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69.34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0.91亿元增加至7.72亿元,公司当年的研发费用为12.24亿元,公司股价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当前市值接近300亿元。作为精密制造领域的佼佼者,长盈精密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不断探索创新,苹果公司CEO库克2024年在苹果上海总部称赞长盈精密为“每天都在突破可能性极限的典范”。为此,本刊与长盈精密董秘胡宇龙进行了对话。


“消费电子+新能源”双主业

《证券市场周刊》:长盈精密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精密制造企业,2024 年公司在实现这一愿景方面采取了哪些关键举措?

胡宇龙:2024年长盈精密继续聚焦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及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两大主营业务,同时积极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新业务的发展。

其次,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国内外生产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的深圳总部基地项目、宜宾基地二期项目、溧阳基地扩建项目、科伦特苏州基地、盐城科技产业园项目等均按计划推进,海外越南生产基地和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进度加快,匈牙利生产基地也进入筹建阶段。

此外,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围绕采购降本、人力降本、费用降本,各个工厂逐一展开降本增效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成本管理能力,为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改善提供了保证。

《证券市场周刊》:如何评价长盈精密 2024 年的经营状况?是否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营收、利润等主要目标?

胡宇龙: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业务经过4年的奋斗,贡献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超过30%,公司“消费电子+新能源”双主业格局形成。公司年初制定的营收、利润目标达成。

《证券市场周刊》:长盈精密在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市场竞争,公司采取了哪些策略来保持领先地位?

胡宇龙: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公司拥有从模具的设计、生产到产品落地的全制程的生产工艺;二、在多种终端产品上,公司都有大量的大规模量产经验,包括直板手机、折叠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产品等等;三、公司有多年服务苹果、三星等行业头部客户的经验。

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策略就是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包括材料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等。

《证券市场周刊》:公司如何实现从传统精密制造向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业务拓展和转型?请分享一些成功案例。

胡宇龙:公司从成立以来做的就不是“传统精密制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当时的时间点长盈精密一直都是时代里本行业最高级别的精密制造。我们服务的客户从过去的黑莓、诺基亚,到现在的苹果、Meta、三星,亚马逊等。长盈的客户可能经过了数代更迭,客户的产品可能经过了数代更迭,但是长盈一直都保持服务最好的客户和最好的产品。苹果CEO在2024年在苹果上海总部称赞长盈精密为“每天都在突破可能性极限的典范”,这一句话可能道出了为什么长盈能够不断转型成功的原因。近几年,长盈精密的数万名员工一直在夜以继日为当前智能穿戴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奋斗。

《证券市场周刊》: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布局情况如何?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是否有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规划?

胡宇龙:目前公司客户已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行业国内外一流客户。生产基地目前以国内为主,公司将加速海外基地建设进程,确保匈牙利和墨西哥生产基地如期投产运营;优化越南生产基地产能布局,实现产能有序扩展和升级。

《证券市场周刊》:随着全球电子制造与智能制造市场的竞争加剧,长盈精密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是否有通过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计划?

胡宇龙:公司自身定位是精密零组件制造企业,在消费电子行业深耕多年,长期面对的都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国内客户做起,到现在服务全球行业头部客户,凭借的都是公司自身不断提升的精密制造能力,让公司不仅增强了勇于争取行业一流客户订单的信心,也坚定了公司做精密制造的决心。

公司将继续追踪国际一流客户的动向,同时跟进新涌现的“现象级”潜在新客户,同优秀的终端客户一起紧跟技术发展方向,不排除通过并购或者战略合作方式来推动公司发展。


新兴领域关键词:AI+机器人

《证券市场周刊》:公司未来 3 - 5 年的核心战略目标是什么?在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业务领域有何具体规划?

胡宇龙:未来3-5年,公司在业务发展战略方面将构建"消费电子新能源双支柱+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着力打造传统业务与新兴科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稳步推进海内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全球化布局,通过统一的质量标准、运营流程和信息化平台,实现国内外工厂的高效协同,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在智能穿戴方面继续服务好国内外头部品牌客户,准备好智能眼镜设备的下一个爆发期。在新能源零部件领域完善布局国内外双循环的供给体系来服务好国内外品牌客户,继续保持现有增速。

《证券市场周刊》:长盈精密未来在业务拓展、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方面的具体计划是什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精密制造融合方面的布局

胡宇龙:公司将积极追踪国际一流客户的动向,跟进新涌现的“现象级”潜在新客户和新项目进行研发投入。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催化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公司也加快人形机器人相关产能的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多家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定点项目,目标在三年内形成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三极。

《证券市场周刊》:AI 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日益广泛,长盈精密是否在 AI 赋能智能制造方面有相关布局?如智能检测、生产过程优化等,目前进展如何?

胡宇龙:公司作为精密制造和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将充分发挥AI技术在语义、逻辑、数据统计方面的优势,结合AI和BI提升公司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目前已着手在部分工序和数据统计方面进行AI模型训练。

《证券市场周刊》:长盈精密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方面的技术优势是什么?未来是否会加大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

胡宇龙:长盈精密本身是大型的制造业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公司向上游拓展了工业自动化业务,在2015年与日本安川合资设立了天机机器人公司,产品大量应用于公司的产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目前机器人业务收入已超过13亿元。随着AI产业的爆发,机器换人的方向上的研发速度正在大幅提高。公司除了加大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方面的研发投入以巩固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之外,还将把现有的成果推向市场,服务中国和海外的“机器换人”行业。

(本文已经受访者本人认同)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