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热潮:资金“护城河”构建与行业分化加剧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04 16:14: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热潮:资金“护城河”构建与行业分化加剧)

中国货币网7月4日消息,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海尔消金”)已于7月3日成功发行2025年第二期够花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规模达15亿元,其中优先A档票面利率为1.80%,这一利率水平创下了行业年度新低。

这一消息在消费金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反映出当前消费金融公司融资市场的活跃态势。2025年至今,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机构相继发行金融债及ABS。数据显示,行业发债频率提高,融资利率下降,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

多元融资成常态

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其密集融资背后的核心驱动力。这种驱动主要来自政策松绑与自身发展需求两方面。

从政策层面看,监管层多次出台措施为消费金融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铺路”。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简化了债券发行审批程序,取消了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审批,改为事后报告制,并明确了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这一系列举措显著降低了消费金融公司发行债券的门槛,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

2025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方向,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等。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消费金融公司融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自身发展需求来看,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为公司业务拓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债获取中长期资金,不仅可以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还能为业务拓展提供稳定的支撑。

以海尔消金为例,其凭借多年来在消金行业的深耕细作,吸引了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打通了多元化融资渠道,形成了“短中长”结合的资金供给体系。这种体系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业务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保障资金的稳定供应。

公开信息显示,本期ABS是海尔消金自2023年首次落地后成功发行的第7期,募集总额近112亿元。此外,其累计发行25亿元金融债以及9亿元ESG挂钩银团贷款,为业务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海尔消金将融资能力、科技实力与场景金融三者深度融合,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为用户提供更加创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融资能力分化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能力呈现明显分化趋势。除传统同业授信、银团贷款和同业拆借外,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正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构建资金优势。2025年以来,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机构,持续通过发行金融债与ABS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融资利率呈现持续下行态势,反映出市场对优质消费金融资产的普遍认可。

这种融资能力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机构的竞争优势。具备较强融资能力的消费金融公司能够获得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从而在业务拓展和风险定价方面占据主动地位。相比之下,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机构则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压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位置。

以海尔消金为例,其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灵活调整融资结构,海尔消金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满足不同业务阶段的需求。这种资金“护城河”的构建,使得头部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风控能力成关键

风控能力的分化进一步拉大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差距。在融资优势之外,风控能力成为区分头部机构和中小机构的重要指标。头部机构通过科技赋能、场景深耕构建“护城河”,而部分传统机构则面临转型阵痛。

以河北幸福消费金融为例,该公司于7月1日通过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简称“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18.34亿元的不良资产。据统计,自2025年年初以来,包括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以及湖北消费金融在内的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已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的不良资产总额已超过百亿元。

中原消费金融首席风险官周晨卉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应持续加强建设自主风控能力,一方面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助力行业更加规范的发展,避免风险管理过度依赖于其他机构的兜底;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公司本身的经营能力,有效管控资产质量,促进公司健康且可持续发展。

周晨卉进一步阐述了自主风控建设的关键投入领域。他表示,首先需要构建并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建立覆盖全业务场景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打造包括反欺诈识别、授信准入、定价管理、额度核定、贷中监测、贷后催收及法诉管理等核心风险控制环节。其次,应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风控智能化水平,开发和部署高效的决策引擎、特征管理平台、实时预警平台、知识图谱网络以及模型研发与上线平台等系统,以实现信贷决策的可量化、可落地和可追溯。此外,还需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组建涵盖数据、建模、策略、监测、分析、风控产品等岗位的专业化风控团队,吸纳来自互联网、金融科技、研究院校等不同背景的专业人才,并建立人才梯队,落实各层级人才的培养计划。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格局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与风控的较量。头部机构通过融资渠道多元化形成资金成本优势,同时依托科技手段构建自主风控体系。中小机构若无法突破融资瓶颈或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将面临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风险。监管政策的持续优化为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但最终决定企业生存的仍是资金获取效率与资产质量控制能力。行业分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这一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显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