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波司登的科技与浪漫:一个49年中国品牌的登峰之路)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婉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商业世界的规则正在经历新一轮考验。传统的服饰行业也不例外,行业内都在说服饰赛道很“卷”,很多品牌又走上了价格战的老路。
6月26日晚,波司登(03998.HK)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25财年波司登收入增长11.6%至259.0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4.3%至35.14亿元,营收和净利润连续8年创同期历史新高。
一家拥有49年历史的企业,反而愈发年轻、充满活力,这在企业界实属罕见。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汪洋大海里少年派和一只老虎被困在一叶孤舟上,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新生,但故事的结尾老虎其实是少年内心恐惧的投射——消除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它。
与少年派相似的是,在这49年中,这个中国品牌一直选择直面困难和挑战,让羽绒服从“功能单品”跃升为“时尚科技艺术品”。
这是除了业绩之外,波司登更重要的底色。
1、技术信仰者,创造了自己的时代
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高德康曾在不久前的采访中谈到,能够做到全球领先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
波司登的浪漫,也要从产品主义开始讲起。
波司登的技术信仰,始于对“御寒”这一原始需求的极致回应。
波司登品牌的初心和坚持,是生产一件能够助力人类挑战极限、攀登珠峰的羽绒服,这让波司登与中国极地科考结下了不解之缘。1998年,波司登首次助力中国北极考察队出征格陵兰豪威德岛,同年就携手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当时,身穿波司登羽绒服成功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队,将“中国波司登登山队”队旗和刻有“波司登雄居中国第一,挑战世界品牌”的金属牌放在了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
此后的27年里,波司登被登峰者砥砺前行的探索精神所感染,始终坚持并延续着这种“登峰精神”。
2024年,在中国极地考察四十周年之际,波司登再度助力第41次中国南极考察队出征,并推出“中国南北极考察同款”——极地极寒羽绒服。
这些国家级的高光时刻,无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品牌的实力与骄傲。
当然,波司登并没有把羽绒服的定义只限制在御寒保暖的场景中。在大多数品牌还在比拼含绒量时,波司登已经悄悄改写了羽绒服的使用场景。传统认知里,羽绒服是冬天的厚外套,但波司登用技术创新打破了季节与场合的限制。
比如,极寒系列已来到第四代,经过对面料和工艺的不断筛选研究,以及多次严寒环境实验测试,极寒四代首次实现可抵御零下40℃严寒环境,并在品质不减配的基础上减重500克。
而登峰系列在顶级原料和工艺上突破了专业应用场景,在御寒和轻量化方面实现双重突破,最高可抵御零下50℃气温,衣身减重5%;而泡芙系列“轻蓬”的概念,不仅打破了传统羽绒服臃肿、呆板的设计框架,也代表着羽绒服的发展方向。
“叠变”系列羽绒冲锋衣,与市场趋势不谋而合。它比普通轻薄羽更适合户外,比传统冲锋衣兼容更高的温度和舒适度,可在0℃-20℃的环境中自由切换穿搭,实现一衣三穿,以一件应万变。
从这份财报中,也可以看到信仰技术的波司登也收获了用户最好的反馈:在各个业务板块中,波司登品牌羽绒服业务仍为其最大收入来源,收入约为216.68亿元,占总收入的83.7%,同比上升11.0%。
从这个角度看,波司登产品主义的故事正在双向延伸:一边要坚持大众定位,深入更广阔的市场;另一边要推动品牌向上,支撑起全球领先的品牌形象。
2、价值感,让产品持续焕发生机
在大众市场建立品牌,是一个矛盾又复杂的难题。
让困难加倍的是,我们正在进入价值消费时代。简而言之,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从购物中获得价值感与幸福感,是比购物本身更重要的事情。在功能之外,他们同样在乎情绪价值、精神认同和个性表达。
而波司登给出的解题思路是:始于产品,却最终超越产品本身,在实用之外编织一层令人心动的意义。
而超越的第一步,是用时尚重构品牌基因。波司登深知,要俘获年轻人的心,必须重塑时尚基因。它大胆打破羽绒服固有的臃肿刻板印象,引入国际顶尖设计力量。
去年年底,波司登就与冬日“顶流”哈尔滨一起,以“尔滨,好暖”为主题,在圣·索菲亚教堂,完美呈现了浪漫与科技融合视觉盛宴:波司登创意设计总监Pietro Ferragina,通过“尔滨系列” “极寒系列”“极地系列”“冰雪绮梦”,描绘出城市建筑与冰雪文化、历史艺术与时尚服饰相融合的独特韵味。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与时尚单元”,波司登推出了全球首个防晒衣大秀。开启了防晒时尚新潮流的市场。
这些年,关于波司登的“名场面”屡屡在年轻群体中口口相传:通过联动《时尚芭莎》打造限时快闪店、与北京电影节结合打造防晒大秀、与草莓音乐节合作、在上海举行“叠变”云端大秀并点亮上海中心大楼等等,专业性与时尚度兼具,不仅让消费者有更好的穿着体验,也是吸引年轻人爱上波司登的圈粉利器。
更重要的是,在品牌架构上,波司登展现出清晰的战略视野——金字塔矩阵。
波司登在做强羽绒服核心主业的基础上,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赛道,推动新品类创新。
金字塔顶端,是波司登战略投资的全球领先奢华品牌Moose Knuckles,以卓越的保暖性能、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以及奢华运动时尚品牌博格纳(BOGNER);核心层,是主力品牌波司登,覆盖最专业的品质与时尚需求;同时,雪中飞、冰洁等子品牌则以高性价比满足大众市场。
2024/25财年,波司登旗下高性价比羽绒服品牌雪中飞收入约为22.06亿元,同比增长9.2%。
这种精准分层、全面覆盖的“金字塔”策略,使波司登得以在不同客群、不同价格带游刃有余地发展,最大化品牌势能。
3、从国民品牌,到全球时尚符号
在产业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的双重加持下,波司登完成了品牌的自我升级和市场格局的重塑。
波司登要讲好的第三个故事,便是全球化。
在全球舞台上正在出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海尔……
这些企业虽然所属行业赛道不同,但却有相同的成功之道: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品牌的文化表达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刻或对潮流的盲目追随,而是通过创造和创新,将中国科技和审美转化为现代品牌的价值体系。
波司登也是如此,从纽约时装周“牖”系列、巴黎“融”概念秀,到米兰达芬奇庄园首秀,波司登以“中国红”“星空”等设计语言向世界传递文化自信,实现了品牌叙事的全球共鸣。
波司登通过迭代和升级,改变了人们对国货只有低价的印象,是一个懂需求、能创新、高品质的品牌。
同时,品牌持续进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找新坐标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波司登,已经开始在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上,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新坐标,构建新体系。
据「子弹财经」了解,波司登因其ESG方面的优异表现,从60个行业、1735家被评估企业中脱颖而出,首次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成为我国品牌服装行业两家入选企业之一,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处于领先水平。
波司登已连续30年获得中国市场羽绒服品类销量冠军,在全球羽绒服市场规模领先,品牌价值高达1180.58亿,连续两年稳居千亿品牌阵营。
波司登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走向全球化。
正如珠峰上的那面旗帜,风越大,旗越展。波司登的登峰之路,从来不是为了站在顶点,而是为了证明:中国品牌可以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高度。
下一个49年,波司登的下一座山峰在哪里?或许是更前沿的保暖科技,或许是更深刻的文化共鸣,或许是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穿衣体验。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品牌永远会在攀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