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英伟达首颗台式电脑芯片,要来了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英伟达首颗台式电脑芯片,要来了)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编译自tomshardware。

VideoCardz发现华硕的一份活动宣传邀请函显示,基于英伟达 GB10 Grace Blackwell 平台的实体系统将于 7 月 22 日上市。华硕计划在当天重新推出其 Ascend GX10 迷你电脑。然而,该演示几乎没有透露上市时间或实际价格,尽管英伟达此前曾提及过这两项信息。

VideoCardz发布的宣传单中写道:“华硕 Ascent GX10 产品发布会:探索紧凑型华硕 Ascent GX10 的强大功能。了解其关键优势及其如何赋能人工智能开发。Nvidia 主题演讲嘉宾:聆听 Nvidia 专家讲述 DGX Spark 软件堆栈的前沿功能,以及它们如何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性能。”

描述清楚地表明华硕 Ascend GX10 系统超越了“迷你电脑”的范畴,并将该设备直接推向工作站和边缘 AI 领域。

Nvidia 的GB10 Superchip系统级封装 (SiP) 集成了 Grace CPU,该 CPU 包含 10 个高性能 Arm Cortex-X925 核心,运行频率高达 3.90 GHz,以及 10 个低功耗 Cortex-A725 核心,同时还集成了Blackwell GPU,能够为 AI 工作负载提供 1 PetaFLOPS 的 FP4 计算吞吐量。该 SiP 具有 256 位内存接口,支持 128GB 统一 LPDDR5X 内存,带宽高达 273 GB/s,与苹果 M4 Pro 的内存子系统相当。

Nvidia 将 GB10 平台定位为一款 AI 解决方案,其紧凑的外形尺寸可提供数据中心级性能,适用于工作站和边缘部署。不过,该平台预计售价不菲,华硕目前尚未透露具体价格。

Nvidia 强调,SiP 的统一内存架构、巨大的 FP4 吞吐量以及强大的单线程性能是其相较于传统 CPU-GPU 配置的关键优势。因此,Nvidia 将 GB10 打造为在桌面级系统上构建和运行 LLM、生成式 AI应用程序以及其他高要求工作负载的理想解决方案。

然而,泄露的GB10 Geekbench性能数据可能会令人失望。根据泄露的跑分数据,GB10在Geekbench的通用计算性能方面接近高通骁龙X Elite,甚至接近苹果的M3处理器。鉴于这款处理器的目标用户是AI工作站,高单线程性能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华硕的 Ascend GX10 迷你电脑应该与英伟达自家售价 3,000 美元的 DGX Spark 小型系统非常相似。除了华硕之外,戴尔、惠普和联想也在筹备各自版本的 DGX Spark,不过这类机器的价格和定位尚不明确。

如上所述,英伟达还发布了DGX Spark,但这并非 Nvidia 首次进军桌面领域。这家 GPU 巨头多年来一直提供 Jetson 开发套件,并于 2024 年 12 月推出了一款新型号——Orin Nano Super。

新机器本质上只是一个成熟的 Jetson,但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Nvidia 尚未透露是否会向其他 PC 制造商提供 GB10——这是一个可能撼动市场的诱人前景。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这台机器更像是为了让人们适应 Nvidia 更强大的 Grace-Blackwell 超级芯片,比如我们之前研究过的GB200 和 GB200 NVL4 。

原因很简单:迄今为止,Nvidia Grace CPU 中使用的 Arm Neoverse V2 内核已于两年多前发布,并且设计时考虑到了数据中心工作负载。

这并不是说 Nvidia 将来不会像 Tegra 系列 SoC 那样,将 GB10 推向游戏和图形核心产品市场。如果 GB10 使用的是比初代 Grace CPU 更先进的 CPU 内核,这当然并非不可能。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artificial-intelligence/nvidias-first-desktop-pc-chip-lands-this-month-asus-leads-with-ascend-gx10-grace-blackwell-desktop-platform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87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