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反内卷”,A股下一个主线?

来源:雪球 作者:张翼轸 2025-07-11 10:11: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反内卷”,A股下一个主线?)

A股再次叩响3500点的大门。

这次,终于没有无功而返,而是成功站上。

上证指数以3509.68点报收,再度刷新了“9·24”行情以来的收盘新高。

最近,除了银行、煤炭、地产这些周期红利板块的坚挺之外,市场的剧本又多了一个主角——光伏。

驱动光伏这轮上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超跌反弹,更有一个宏大而新颖的逻辑正在发酵——“反内卷”。

“反内卷概念”,是近期券商的热门话题,脱胎于重磅级媒体对于“反内卷”的讨论,最新一篇,可以看求是的《“内卷式”竞争是怎么形成的?》,9日还有一篇《“内卷式”竞争的突出表现和主要危害有哪些?》。当然追根溯源,可以看6月29日《金社平:为什么必须破除“内卷式”竞争?》,头版级别的评论,是不能小觑的。

图注:官媒近期对“内卷式竞争”的密集讨论,为产业政策转向提供了舆论铺垫

所以看券商研报,“反内卷”为主题的研报,层出不穷。

图注:各大券商近期纷纷聚焦“反内卷”主题,并将其视为新的投资主线。

反内卷,一堂迟到的“资本课”

光伏,这个常年因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而“增收不增利”的行业,恰恰是“内卷”最典型的样本,也因此成为了市场眼中“反内卷”逻辑最直接的受益者。

反内卷,对光伏是一剂良药,而且光伏行业也已经行动起来。这个趋势,在上周日推送的《光伏破晓?限产能否吹响反攻号角》中早有阐述。

显然,市场对于“反内卷”这个逻辑,还是看中的。

“反内卷”这件事儿,放眼长线,的确重要。

中国的制造业,从二三十年前开始迎头猛赶,面对国际上的发达产品,初期习惯了用价格战的方式,用竞争对手几折的价格去抢夺市场。

技不如人只能降价竞争,这没大问题。

但这些年追追追,“一不小心”在不少领域全球领先了,还只是打价格战,那就不划算了。

过去我们用价格换市场,未来要用优势换利润。

老牌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家是怎么用竞争优势谋取利益的?

如果你是电脑发烧友,应该有印象。

君不见,当年我们国产内存条、硬盘还不给力的时候,日韩的厂商是怎么玩的?一会儿水灾厂房淹了,一会儿厂房着火,反正都是产能不足,产品要涨价,让我们这些要买内存条和硬盘的,苦不堪言。

但自打类似长鑫国产内存条、SSD硬盘能生产了,东南亚就风调雨顺,这类事儿也不太出现了。

某种程度上说,在全球领先的制造业领域,中国厂商要补课,补“资本主义赚取超额利润”的课。

打惯了价格战,要换个思路也不容易,而官方媒体和产业政策层面频繁吹风的‘反内卷’,恰好就为此提供了行动纲领和舆论基础

一扇窗,港股如何为宁德时代定价?

当然,“反内卷”是否有成效,多久能有成效,是另一个问题。

但显然,当下市场愿意就“反内卷”演绎,其实这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市场的一种心态,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多头的心动。

心态这东西,还真的挺重要的。

这就要说宁德时代。作为A股曾经的大牛股,作为曾经最大回撤63%的“腰斩股”,宁德时代的A股,这几年给股民留下了太多的伤痛。

A股的定价里,写满了过去的伤痛;而H股的定价中,或许投射了未来的期望。

今年5月20日,宁德时代H股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241.80港元。6月下旬开始,一路走高。

或许是因为没有套牢盘的缘故,近期宁德时代的港股远比A股来的“凶猛”,一波上涨接近30%。这也将A股的溢价率,一路拉低至-20%+,也就是A股相比H股打八折都还不到。

图注:宁德时代A股与H股以人民币报价走势图

一边是高歌猛进的国际资本,一边是心有余悸的国内股民,同一个宁德时代,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情绪温度。

同一个宁德时代,A股定价科学,还是H股定价科学?

虽然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定论,但至少宁德时代的H股,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没有套牢盘的境外市场,是如何看待宁德时代的价值的。

如果A股向H股靠拢,在H股不变的前提下,就意味着A股至少要上涨25%。

虽然AH股溢价从不是那么简单的演化,但至少作为一个思维实验,我们是需要思考一下,市场对于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宁组合”个股是否过于悲观了。

这种悲观,除了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也包括A股同样相比H股折价的医药。或许,也包括AH股溢价率无法体现的光伏等。

注:因使用折算汇率不同,宁德时代的A股溢价率与上图会略有差异

供给的解药,与需求的迷雾

其实作为曾经核心资产两大支柱的“茅指数”和“宁组合”,细看还是不同。

“茅指数”的核心矛盾,是一个关于C端需求的“黑箱”;而“宁组合”的困境,更像一道关于B端供给的“方程式”。

茅台等白酒,估值虽低,但市场对于白酒的需求能否继续,迄今还有极大的分歧,这种需求端的问题,一旦因为代际更替形成趋势, 是很难扭转的。

甚至市场连认为代际需求变化不会变化,都很难有一个“自圆其说”的理论,至多只能说年轻人年纪大了,就知道白酒知道茅台的好。C端需求的变迁,是一个难揣摩的话题。

相比之下,宁组合里的那些,绝大多数需求都稳健甚至旺盛,是被自身的“内卷”给搞坏了,这类B端生产的控制,相对要容易一点。甚至B端不愿意“反内卷”,那么政府G端也可以通过环保等帮你“反内卷”。

哪怕只是作为一波热点炒作,“宁组合”的逻辑,的确更通顺一点。

说到底,市场看的还是预期。

“茅指数”的需求预期,是个C端的黑箱,人心隔肚皮,代际的鸿沟谁也无法打包票能填上。而“宁组合”的供给侧问题,至少在“反内卷”的纲领下,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改善路径,无论是B端的自发觉醒,还是G端的出手优化,都让这个预期变得可以被观察和跟踪。

当然,故事能讲多久,最终还是要看行业基本面能否真正改善,龙头企业们是否能真的告别“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但至少在当下,相比于为C端需求去信仰充值,为B端和G端的“反内卷”共识投上一票,似乎是风险收益比更划算的选择。毕竟,在市场情绪回暖的时刻,一个逻辑更顺、看得更清的故事,总是更容易吸引到摇摆的资金。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