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韩亚银行:业绩再亏损营收已3连降,存贷款规模持续下滑未来堪忧

来源:财经九号 2025-07-15 11:46: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韩亚银行:业绩再亏损营收已3连降,存贷款规模持续下滑未来堪忧)



来源 | 财经九号
作者 | 胖虎

作为一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经营业务,韩亚银行2024年的表现或许是外资行中排名靠后的。

业绩方面,2024年净利润再度出现亏损,上一次亏损还是在2022年,而韩亚银行的营收规模则连续三年下滑。

业绩表现惨淡的背后,则是韩亚银行存贷款规模的持续萎缩,存款方面连续两年减少,贷款方面2024年较2023年也是减少。

存贷款规模的持续萎缩,对于业绩高度依赖利息净收入的韩亚银行来说,给未来的业绩想象空间蒙上了一层悲观的阴影。

1

业绩再度亏损营收出现3连降,

资产质量差致使信用减值居高不下

据韩亚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32亿元减少了约3.72亿元,降幅高达30%!净利润更是直接亏损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韩亚银行连续三年出现营收下滑、时隔一年后再度出现大额亏损。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韩亚银行的营收分别为13.88亿元、13.79亿元、12.32亿元、8.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87%、减少0.67%、10.64%、30.20%,从数据来看韩亚银行的营收降幅同比在扩大。



至于净利润也很难看,2021年至2024年,韩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4.74亿元、-6.03亿元、1.31亿元、-3.5亿元。

在2022年和2024年,韩亚银行均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亏损,即便是2023年度的盈利,主要也是当年度信用减值额比较少,才保住了微弱的盈利。

数据显示,对韩亚银行业绩影响最大的,还是信用减值损失。

2021年信用减值损失尚且只有2.44亿,2023年激增到15.62亿,直接导致了当年度大幅亏损,2023年因信用减值仅为5.23亿,较上一年度大幅减少因此当年度保持了较低水平的盈利;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再度攀升至7.84亿元,直接导致该行再次出现大幅亏损。



信用减值损失的主要来源则是发放贷款和垫款,2024年这方面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8.13亿,2023年也高达7.46亿。

信用减值损失的居高不下,也侧面反映了韩亚银行的资产质量,特别是贷款质量的恶化。

2

存贷款规模持续萎缩,未来业绩更是堪忧

在银行业中,营收、利润等指标出现下滑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存贷款规模持续萎缩,则在业内比较少见,通俗点来讲,就是银行业务能力不行啊,留不住存款又放不出去贷款,这不就让银行业务难以开展了吗?

韩亚银行的年报数据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年报数据显示,相较于2023年308亿元贷款余额来看,2024年贷款余额仅剩286亿元,净减少了22亿元;

至于存款数据,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422亿元、480.6亿元、457.8亿元、444.9亿元,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韩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却在激增,2021年至2024年该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分别为8.52亿元、7.6亿元、11亿元、12.2亿元,短短三年时间贷款损失准备激增了60%!

而且从存贷比来看,韩亚银行的存贷比也在下滑,2023年尚有0.67,到了2024年降到了0.64,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存款没有发挥更好收益,导致业绩进一步承压。

而韩亚银行这种存贷款规模双双出现下滑的态势,对于营收和业绩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韩亚银行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拆分来看,韩亚银行2024年企业贷款和垫款从213亿减少至200亿;个人贷款及垫款业务,从103.56亿减少到96.46亿,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



韩亚银行的业绩构成,作者发现,该行2021年至2024年的利息净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分别为12.95亿、12.34亿、11.16亿、7.13亿;而且在韩亚银行的业务构成中,利息净收入占了同期营收的绝大部分。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韩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同期营收的93%、89.5%、90.56%、83%;也因此,其他如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占比较小,对营收规模造成的影响不大。

也因此,从存贷款方面的数据来看,韩亚银行的未来恐怕更加堪忧。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信息及图片均来自公司年报、企业预警通等公开信息,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