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瑞银揭秘苹果(AAPL.US)折叠屏:iPhoneFold2026年登场 供应链成本优化成关键)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银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苹果公司(AAPL.US)首款可折叠iPhone Fold有望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尽管市场普遍预期该产品售价将介于2000至2400美元区间,但瑞银通过供应链分析发现,若苹果在物料清单(BOM)成本控制上取得突破,实际平均售价可能下探至2000美元水平,与三星本月发布的Galaxy Z Fold7定价形成直接竞争。
瑞银分析师团队(由Jimmy Yoon领衔)在深度投资者报告中强调,供应链策略将成为决定产品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根据瑞银证据实验室2025年第二季度开展的智能手机专项调查,虽然18%的iPhone用户表示愿意为可折叠机型支付超过2000美元,但高达60%的受访者认为平均售价需降至1500至1700美元区间才能形成购买动力。
这一消费心理门槛与瑞银对iPhone Fold初期出货量的预估形成呼应,供应链内部普遍预期首年销量将在1000万至1500万部之间,但分析师指出,若定价策略成功突破消费者心理价位,需求规模可能实现30%以上的增长空间。
报告特别提到,苹果长期建立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将发挥核心优势。随着可折叠技术成熟度提升及翻盖式机型平均售价的自然下降,苹果有望通过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压缩成本,为未来产品迭代创造降价空间。从中长期视角看,这种成本优化能力将直接转化为市场占有率提升的驱动力。
瑞银同时梳理了可能受益于iPhone Fold量产的供应链企业,重点关注蓝思科技、三星电子、LG Display(LPL.US)以及鸿海精密等核心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在屏幕模组、精密结构件及整机组装环节具备技术壁垒,其产能配合度将成为苹果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