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盛通股份推出AI教育创新平台 面向中小学生群体)
7月17日,盛通股份(002599.SZ)全资子公司盛通教育集团(下称“盛通教育”)正式发布AI教育创新平台。据介绍,该平台整合了教育、开发与实践功能,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学习体系,覆盖从入门到进阶的全阶段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AI(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
盛通教育教研总监王莎莎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公司推出人工智能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响应国家政策,支持全国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此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这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工具。盛通教育希望通过提供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王莎莎看来,当前人工智能教育热度很高,很多机构宣称自己开展的是人工智能教育,但其内核可能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内容。实际上,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至少应包括让孩子了解算法、算力、数据等基本概念。
王莎莎说:“人工智能教育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所不同。人工智能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了解、应用人工智能及其技术原理,偏科技方向;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各个学科全领域。”
基于此,盛通教育将AI教育创新平台的核心定位为人工智能教育,并持续开展相关课程研发。据王莎莎介绍,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和算法原理。按照国家要求,课程应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三,即1到12年级。但鉴于国内教育现状,初三和高三学生备考压力较大,盛通教育目前提供的基础免费通识课程仅覆盖小学1到6年级、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每个学年提供8课时的免费课程。
同时,在通识基础课程之外,盛通教育还将提供更多拓展课程,主要目的是在供给侧提供更多资源,让学校有更多选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相关政策不断出台。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通过六大任务体系和四项保障措施,系统推进中小学AI教育普及,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基本覆盖全国中小学,重点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实施、开发资源平台,并强化师资保障。
今年7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
盛通教育副总裁、中鸣机器人总经理邹宝明指出,国家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覆盖。未来,势必会有更多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国家所倡导的是普及普惠型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然而,目前距离实现通识课程普及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多数学校目前每月仅安排一节人工智能课程,课时有限。开课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教什么、学什么、怎么学”这几个关键问题上。
邹宝明表示:“全国中小学共有19万多所,目前绝大部分学校以网课或教师自研课程为主,因为缺乏素材,给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新挑战,很多教师并不清楚该如何授课。但是,‘教老师怎么教,教学生怎么学’是盛通教育擅长的,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会。”邹宝明说,国家的战略目标既然定了2030年前实现通识课普及,盛通教育一定能够配合国家把这件事情做好。
公开资料显示,盛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盛通股份,主要致力于打造青少年科技教育全产业链生态,先后收购多家科技教育及人工智能企业。目前,旗下拥有乐博乐博、VIPCODE、中鸣机器人、创想童年、乐益博等品牌。
发布会上,盛通教育还宣布面向全国小学阶段全体学生(6—12岁)赠送3次人工智能编程课,借此从小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