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港股通ETF吸金843亿元 超去年全年两倍 分析称下半年港股仍有优异结构性机会

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作者:王金萍 2025-07-18 22:3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今年来港股通ETF吸金843亿元 超去年全年两倍 分析称下半年港股仍有优异结构性机会)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下逆势反攻。截至7月16日,恒生指数上涨22.22%,高于上证指数4.54%的涨幅,也超过了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此背景下,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成为各路资金借道进入港股市场的重要工具。分析人士认为,外资正在流入港股市场,下半年港股仍具有一些优异的结构性机会。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最吸金

今年港股通ETF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规模节节攀升,各类资金争相涌入,可谓是市场“新宠”。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今年来,全市场的港股通ETF净流入金额达842.8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金额(333.8亿元)的两倍。

具体来看,年内净流入额居前的港股通ETF多跟踪科技、创新药、红利等主题,其中,截至7月16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年内净流入额位居前三,均超80亿元,分别达到214.99亿元、147.79亿元和83.38亿元(见表一)。

伴随着港股市场的火热,市场从去年起就出现了一波港股通主题的基金“自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广发基金对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的自购成为了今年港股通主题到目前为止金额最大的一笔自购,自购金额是2000.33万元;紧随其后的是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联接A,自购金额是1000.29万元。此外,东方红港股通价值优选A、富达港股通精选A、嘉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联接A等基金的自购金额均超过1000万元(见表二)。

港股仍具优异结构性机会

港股在经历了反弹后,还有机会吗?投资者该如何布局?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告诉记者:“从估值上来看,恒生指数的估值回到了偏高的位置,但市场上仍然能找到许多优质的结构性机会,比如科技、互联网、红利、港股通消费。展望2025年下半年,对于相对收益目标的投资者,我们依旧乐观:虽然恒生指数的估值处在近几年较高的水平,但科技股和互联网企业仍有比较充分的上行空间。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港股仍具有一些优异的结构性机会,当时间拉长,基本面对股价上涨的驱动能力可能会更加明显。”

关于后续影响港股走势的不确定因素,赵宪成表示,首先需要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其次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再次是海外流动性与风险偏好。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关注度提升,外资正在流入港股市场,主要体现在港股IPO基石投资者和A-H溢价收敛、部分个股出现港股溢价等方面。

基石投资者是指在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或上市前融资阶段,以约定价格提前认购一定数量股份的机构投资者(如主权基金、养老金、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等)。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港股IPO市场火热,外资正在通过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途径大量流入中国资产。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当前港股基石投资者中的外资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也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记者 王金萍

表一:今年来港股通ETF资金净流入额TOP20

表二:今年来被自购的港股通主题基金一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申万宏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