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政商要情(7.14—7.20))
1,2025年上半年山东外贸进出口实现同比增长6.8%
7月1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山东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列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6%;进口6764.1亿元,增长8.1%。
济南海关副关长辛杨介绍,上半年,山东省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贸省市中居第一位,贡献了全国近20%的增量。从季度看,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一季度突破8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二季度突破9000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增长7.6%,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青岛海关副关长石勇介绍,上半年,山东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值为1.31万亿元,增长7.7%,高于全省总体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出口8216.4亿元,增长6.6%;进口4933.2亿元,增长9.6%。
提示:作为沿海开放大省,山东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下,采取各种稳外贸、扩投资、促消费举措,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呈现出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进口需求保持旺盛等特点。
2,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举办
2025年7月18日至19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举办。此次大会以“共谋区域合作 携手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上合组织国家约360家参展商代表、3000名采购商参与。
在本次大会上,诸多合作项目落锤定音。例如,上合示范区与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在打造“新能源+算力”中心、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构建高铁快运与铁路物流新枢纽、共同组建专项基金、导入新质生产力项目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青岛枢纽正式揭牌,首批企业签约入驻。
根据上合国家以及参会各方的需求,本次上合地方经贸大会还提出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青岛倡议》。这份倡议呼吁上合国家,携手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共筑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贸易投资提质升级等。
提示:产业合作向来是上合地方经贸往来的根基。此次,中亚各国带来了本国的特色产品与文化风俗展示,纷纷向中国发出了产业投资、经贸往来的邀约;中国能源、机械、食品等领域的企业希望借机能“走出去”,输出技术与产品,从中亚市场获得订单与利润。
3,第三届链博会举办 山东以主宾省身份参会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在北京举办,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会,山东以主宾省身份携78家企业、2600平方米展区及1000余件展品登场。
这些企业与展品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业装备、港口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带来了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术攻坚、农业装备的绿色突破到港口物流的效率革新等丰富创新实践。不仅展现了山东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化供应链跃迁的历程,更精准呼应了全球产业链对“韧性”与“协同”的核心诉求。
本届参会的山东企业目的各有不同,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有这样的共识:借链博会这个“展链条、展生态、展场景”的平台,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共同助力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从2021年至今,山东推行“链长制”已有5年。技术在迭代,产业在更替,记者获悉,山东正酝酿对这一新型产业培育机制再次优化、升级。
提示:山东担任主宾省,与山东在产业链上的独特优势有关。山东是制造业大省,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将工业划分为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山东则是唯一一个能同时集齐这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同时还拥有197个工业中类、526个工业小类。
4,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山东印发实施方案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山东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该《方案》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重点领域,立足实际需求精准施策,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与有力支撑。
《方案》提出,到2027年,山东的金融“五篇大文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工作体系逐步健全,金融资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适配性、可得性、便利性明显提升,力争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0%,每年新增普惠领域“首贷户”不少于10万户,养老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贷款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直接融资比重明显提升,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培育壮大。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好品金融”服务品牌,政金企对接渠道更加通达顺畅,金融改革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提示:《方案》的发布旨在深刻把握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宗旨,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推进政策集成、工作协同、数据赋能、要素保障等工作,持续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民生、养老产业、数字经济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5,山东发布21项措施 促进民营建筑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7月18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对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建筑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进行解读。
《意见》从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减轻生产经营负担、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7大方面推出21项具体措施,真金白银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润晓介绍,《意见》提出,要持续落实政府采购领域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对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应当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45%以上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在工程建设领域评优评奖和“齐鲁建造”品牌遴选等活动中,民营建筑业企业或其承揽项目入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此外,对新升级为国家级且国家没有配套资金要求的,省级按规定给予每个平台1000万元经费支持。
提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5年上半年,山东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34.7亿元同比增长4.2%,好于全国增速4个百分点,总产值排名全国第5位,比今年一季度晋升2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