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给外卖补贴大战定性前,宜看清楚“三本账”

来源:派财经 2025-07-22 10:2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给外卖补贴大战定性前,宜看清楚“三本账”)

2025年4月京东向外卖行业进军以来,外卖行业已经开展了掀起了两轮战火,京东、美团、饿了么与淘宝先后推出“百亿补贴”、“疯狂567”、“零元免单”“500亿补贴”等活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也于5月13日、7月18日两次约谈相关企业。目前,舆论场上已经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认为相关企业的竞争属于典型的“内卷”对行业构成严重损害,需要被立即全面叫停;另一方则认为补贴大战属于典型的市场自由竞争的一部分,完全不需任何限制。这类引发社会思考和争议的议题近些年其实层出不穷,面对这类问题笔者始终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姑且不论本轮大战谁输谁赢,我们在给外卖补贴大战定性前,其实可以先看清楚“三本账”。

“经济账”:短期看消费、长期看科技破局

短期看,外卖补贴大战是否有助于促进消费?当前,特朗普政府发起全面关税战等国际与国内局势与影响,2025年6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提升4.8%,低于外界预期的5.5%,也低于5月的6.4%,其中餐饮增长仅0.9%较5月的5.9%的增速,呈断崖式下降。而生产端的PPI我国经济上亟需破题的点在于通过促进消费,为市场主体扎上强心针拉动经济向正向循环的轨道靠拢。摩根大通认为,这场补贴战在短期内对所有参与者的盈利都是负面的,也就是说本轮外卖补贴大战事实上是由投资人在买单。7月12日美团突破1.5亿订单量、淘宝闪购日活增加15%,外卖补贴大战一定程度有助于当期消费的提升。这种当期外卖行业消费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让餐饮行业及外卖骑手获取更高收入进而进一步拉高消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让外卖消费者将部分因补贴节省下来的收入投入到其他消费领域中,有可能促进消费的“轮动”。长期看,外卖补贴大战是否影响了科技破局?目前我们面临国际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封锁,为了确保长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实现科技破局。对此,一个相对浅显的观点是:如果外卖大战的补贴来自于国家,显然这种补贴挤占了科技破局的产业政策资源;而如果补贴来自于投资人,则这种补贴的影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观察,因为涉及了资金流向、人才培养、产业阶段、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本质是搞科技和搞民生是否矛盾的问题,很难一句话给出明确的答案。从经济维度综合看,本次由投资人“出血”的外卖补贴大战,短期上显然对消费有利,长期上对科技破局的影响需保持观察。

“法律账”:电商合规、食品安全、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

两次约谈中总局均明确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这实际也是涵盖了两轮外卖大战中最可能出现违法问题的法律点位。具体而言:《电子商务法》禁止平台干预价格、要求平台强化审核。《电子商务法》第35条禁止电商平台经营者(外卖平台)任意干预平台内经营者(餐饮商户)的交易价格,外卖平台不得强制商户自掏腰包参与补贴活动;第38条第2款要求电商平台经营者“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尽到审核义务,外卖行业在扩张过程中未尽到审核义务要承担相应责任。《食品安全法》要求平台对问题商户及时上报并停止服务。《食品安全法》第62条明确规定第三方平台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及时报告义务与停止提供服务义务,在补贴大战中因商家“降本增效”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平台不能概括性免责。《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虚假宣传、商业诋毁与恶意退单评价。《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禁止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外卖平台的优惠券需要充分告知消费者真实权益、限制及期限;第12条禁止经营者进行商业诋毁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在外卖大战期间收买网络水军向竞争对手“泼脏水”的行为也将面临制裁;第13条禁止虚假评价与恶意退货,补贴大战期间前往竞争对手平台恶意抢单、退单、评价的行为均属典型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至于本次外卖补贴大战中出现的“0元奶茶”被认为属于“低价倾销”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一定违法。因为“低于成本价销售”出现在《反垄断法》第22条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成立需要以相关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为前提,这需要结合相关市场界定由监管部门进行专业判断。同样是实施低价补贴,不同的平台实施反垄断法意义上的法律后果可能截然不同。从法律维度综合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台存在哪些违法行为即应当对某些问题实施惩罚,不宜一刀切地直接对外卖补贴行为定性为违法。

“社会账”:是否让“看不见的群体”获益?

公平是公认的社会追求,针对外卖大战这项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对自身的影响,也要看到对“看不见的群体”的影响。过往相当长一段时间,外卖其实是大城市中产的标配。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2026年中国下沉市场即时配送平台趋势洞察报告》,2024年中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达为7.99亿人,这意味着即便把只点过一次外卖的人也算上,全国还有6亿人从来没有点过外卖。这轮外卖补贴大战的真正直接获益者,其实是那些平时舍不得喝奶茶、舍不得吃外卖的人们。小县城里的少年可能因为薅到“满18减18”的优惠券买到人生中的第一杯奶茶、奔波在城市里的外卖小哥与网约车司机可能头一次用平时一碗盖饭的钱点到大牌外卖、而不会用电子产品的老太太可能在孙女的帮助下0.99元抢到到线下排队很久才能领到的鸡蛋。在我们缜密计算外卖补贴大战得失的同时,这些具象化的社会场景也应当被考量在内。

外卖补贴大战的“三本账”凑在一起,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算得清。对于那些明确违法的行为,应当立即被制止并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对于那些有争议空间的地方,我们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