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止盈!发生了什么?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7-22 21:58: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提前止盈!发生了什么?)

【导读】多款美元理财产品提前止盈,如何看待后续投资价值?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美元理财还值得购买吗?”近期,多款美元理财产品因业绩“达标”而被提前止盈,甚至有产品相较于原计划提前一年半结束,发售仅约7个月便触及止盈目标。

尽管如此,但市场对美元理财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发行量持续攀升。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美元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按当日汇率换算)。

在业内看来,鉴于短期内美国基础利率仍然较高,美元理财收益率相较于人民币理财仍具备一定优势,但从长期来看,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加等因素影响,美元理财的投资价值将有所下降,建议投资者谨慎决策,充分评估利率、汇率风险等因素。

多款美元理财提前止盈

近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名为“招银理财招睿美元海外QDII(存款存单及国债)尊享目标盈6号固收类理财”的美元理财产品因达到止盈条件已提前终止。

产品说明书显示,该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存单及美国国债等固收类资产,风险等级为PR2(中低风险),运作方式为封闭式,设定的止盈目标年化收益率为4.2%,同时该产品于2024年12月10日起发行,于2026年12月15日产品结束。

换言之,该款美元理财从发售到终止仅进行了7个月时间,并较原计划提前一年半结束。

记者了解到,在招银理财等机构推出的美元理财产品中,有一类被称为“目标盈”产品,特点是预先设定了止盈目标收益率,一旦产品在观察期内达到或超过该目标收益率,管理人将依据产品说明书的约定,提前终止产品以锁定收益,避免后续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收益回撤。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对银行来讲,理财产品止盈目标的设定不仅能够让投资者在达到预期收益后及时退出,增强投资满意度,还能够体现公司对市场研判和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有助于树立品牌信誉,并能帮助银行更好地管理资产流动性等,可谓颇有益处。”

此外,中银理财旗下的名为“稳汇固收增强QDII(美元年年开)”产品也因满足预设条件在原定到期日前提前终止。

美元理财发行量仍在攀升

尽管有部分美元理财选择了提前止盈,但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仍在不断攀升。

据普益标准统计,在今年上半年,美元理财的数量总体稳步增长,虽然在5月曾出现短暂回落但在6月迅速反弹至161只,创下上半年新高。步入7月后,市场热度仍未减少,截至7月15日,全市场新发美元理财产品已达68只。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在2024年6月,全市场新发美元理财产品仅122款,而2025年6月同比增加39只,增幅达31.97%。

此外,从美元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7月17日,该类产品总规模超5000亿元人民币(按当日汇率换算)。

在美元理财产品利率方面,尽管今年上半年其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呈逐月下降的趋势,今年同期收益水平全面低于去年,但从收益表现来看,6月末存续美元理财产品的近1月、近3月、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6%、3.96%、4.12%,整体仍维持在4%左右。

换言之,对比市场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上车”是否具有性价比?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和美元指数波动加剧,下半年市场该如何看待其收益空间?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记者表示,近期,银行积极将美元理财提前中止,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当前美元理财收益有所下滑,但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银行提前中止可让投资者及时“落袋为安”,也有助于银行保护投资者收益,维护自身信誉。

二是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一旦真正降息,美元资产收益率恐将下行,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可重新设计风险参数,调整投资策略,降低利率风险对产品的影响等。

三是随着美元理财规模的变化,银行也可能会根据自身资产配置需求和市场趋势,对美元理财业务调整,而提前中止美元理财也可以在间接帮助银行优化资产结构,适应市场发展。

对于在当前该如何看待美元理财的投资价值,付一夫表示,就美元理财而言,短期内由于美国基础利率仍然较高,美元理财收益率相比于人民币理财仍具备一定优势,对于有美元用汇需求,如留学、跨境支付等的投资者,仍可适当配置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

“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加等,美元理财的投资价值将有所下降,若美元贬值趋势延续,潜在的汇兑损失将进一步压缩实际回报,投资价值会因汇率因素而进一步打折。”付一夫建议,在考虑是否配置美元理财产品时,投资者需要谨慎决策,并充分评估利率、汇率以及政策影响等风险。

编辑:江右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