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华尔街开始下调评级 受益于AI热潮的“电力大牛股”GE Vernova(GEV.US)难逃杀估值?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29 14:47: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华尔街开始下调评级 受益于AI热潮的“电力大牛股”GE Vernova(GEV.US)难逃杀估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聚焦于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的美国电力巨头GE Vernova(GEV.US)截至周一美股收盘小幅上涨0.48%,仍然位于历史最高股价附近。尽管来自华尔街投资机构Guggenheim和瑞穗的分析师们在上周强劲的第二季度财报推动股价大涨后双双下调股票评级,但市场对于GE Vernova看涨热情仍未降温,不过这两大机构开始下调“电力大牛股”GE Vernova评级,意味着华尔街此前对于GE Vernova几乎一致的看涨立场从此刻开始出现裂痕。

受益于史无前例AI热潮的电力巨头GE Vernova股价在上周飙升 12%,周五收于创纪录的644.59 美元,盘中更是创下651美元的历史最高点位,自今年以来,受到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带来的电力股史无前例估值扩张,GE Vernova2024年股价涨幅高达200%,今年以来涨幅接近100%。

据了解,GE Vernova 是美国工业巨头GE(即通用电气)于2024年4月年彻底剥离、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代码 GEV)公开交易的能源科技公司,主营Power(燃气/核电系统/水电/蒸汽)、Wind(陆上/海上风电)以及 Electrification(电网系统、储能设备与电力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大板块,聚焦电力供给系统与清洁能源,致力于“既让世界通电,又帮助电力脱碳”。

从通用电气成功分拆之后,在首席执行官斯科特·斯特拉齐克带领下的GE Vernova致力于通过提供高度可调度的燃气/核电系统与零碳的风电系统、配合数字化电网解决方案,旨在在能源三难困境(可靠性、负担得起、可持续)之间寻找最优平衡。

随着用于运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大型数据中心扩建与新建数量激增且规模大幅扩大,有预测数据显示美国整体的用电量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攀升。PJM Interconnection近期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显示,未来15年(即到2035年),夏季峰值负荷可能增加70吉瓦,达到220吉瓦。这将比2006年夏季创下的约 165.6 吉瓦历史峰值高32%,并大幅超过当前183吉瓦的装机容量。

随着ChatGPT、Claude以及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席卷全球,全球各大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如此巨大,以至于自2024年以来一些长期不受市场青睐的电力股票等公共事业类型股票进入了华尔街顶级投资机构的视野。

规模随AI芯片等算力基础设施猛烈需求而呈指数级扩张的高耗能AI数据中心背后离不开电力供应这一核心基础,这也是“AI尽头是电力”这一市场观点的由来。国际能源署(IEA)一份预测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太瓦时(TWh),略高于日本目前的总用电量,人工智能应用将是这一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聚焦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的整体电力需求将翻四倍以上。

据了解,来自Guggenheim 的华尔街知名策略师Joseph Osha 将GE Vernova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但是强调如果投资者愿意着眼于2029年及之后的基本面表现,当前估值“依旧颇具吸引力”,“但考虑到实现这一结果所需的等待时间,以及到2028年前EBITDA与自由现金流估值倍数的显著升高,我们认为GEV的风险/回报已不再具强劲吸引力。”分析师Osha在报告中写道。

Osha还表示,从现在开始到2028年,GE Vernova“充其量也只是合理定价”,即便考虑到该公司年底前可能将给出大幅上调的业绩指引。他补充称,此时买入该股“意味着投资者必须愿意基于2029、2030年的难以精准预测的预期表现去接受更具吸引力的估值,同时也要承担中期估值约为19x的2028年EBITDA、约 35x的明年EBITDA昂贵估值所带来的风险”。

来自瑞穗的分析师 Maheep Mandloi虽然看好该公司基本面,但仍将评级从此前予以的“跑赢大盘”下调至“中性”,但是这位分析师同时将目标价从412美元大幅上调至670美元;不过瑞穗分析师Maheep Mandloi强调在该公司股价今年已上涨超过90%后,“估值显得很高,且面临下行压力”。

该分析师预计 GE Vernova 2028财年EBITDA大约为100亿美元,高于其他卖方分析师平均预测的大约90亿美元,他的预测显示出更高的EBITDA利润率,并且假设2028年下半年开始下一阶段的涡轮机产能扩张。他补充表示,按照他预测的极度乐观的2028年EBITDA估算,该股票的预期市盈率大约为 16.7x,并不显得过于夸张——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工业同行的预期市盈率中位数约为16.2x。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