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potify(SPOT.US)FY25Q2电话会:预计季节性强劲的第四季度依旧有助于毛利率提升)
智通财经APP获悉,日前,Spotify(SPOT.US)在FY25Q2电话会中提到,公司不会对第四季度或 2026 年发布具体指导,但预计季节性强劲的第四季度依旧有助于毛利率提升。
关于技术投资,Spotify正加速构建支持生成式 AI 和即时推理的基础设施,以进一步提升产品交付效率和用户体验。总体来看,未来几个季度的费用增长不会盲目攀升,而是围绕推动 “生命周期价值” 这一首要目标进行弹性调整,以实现短期效率与长期增长的最佳平衡。
至于 2026 年,Spotify预计会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增量投资:一是面向核心产品的技术栈升级,二是以数据和 AI 能力驱动的新业务实验,三是高 ROI 的市场推广项目。通过这种 “以价值驱动预算” 的原则,我们既保障创新所需,又维持财务稳健。
Q&A
Q:在全球平台上引入产品层级(如 Superfan 或其他)时,您如何评估分层数量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在确保不会使体验复杂化的前提下,最多可以创建多少个层级?
A:我们对吸引 Superfans 感到非常兴奋,并正在为他们打造独特且高价值的功能。在引入新层级时,我们始终秉持高标准,确保每次发布都能显著提升用户价值而非增加复杂度。当前,我们已在 13 个市场推出了有声读物附加订阅,以满足 Superfans 对更多聆听内容的需求,并首次为家庭计划子账户提供有声读物访问权限。此举不仅扩展了我们的产品层级,也验证了——在保证清晰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可灵活引入新层级。未来,我们将继续在音乐、播客和视频领域深耕,以多样化层级组合满足不同细分用户的期待。
Q:本季度毛利率未如以往那般超出预期,是否反映了指引策略变化?如何看待今年余下时间及 2026 年的毛利率走势?
A:我们的理念从未改变:在确保确定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追求毛利率提升。对运营业务的基础设施和未来增长的投资正稳步推进。当我们制定季度指引时,我们会关注授权协议中的确定性、市场状况或其他可能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我们通常不会给出一个我们感到不确定的毛利率指引。因此,我们会在给出指引时调整到一个更确定的水平。如果这样做,通常结果会高于或达到目标。现在我们正好达到目标,这意味着本季度在不确定性方面几乎没有问题。
音乐业务方面,我们将通过 marketplace 和广告变现提升收益;播客方面,则借助广告规模化及 SPP(Spotify Publisher Platform)变现;有声读物领域,将持续优化体验并创造更多变现模式。
同时,成本规模化带来其它收入成本(如客服及支付服务)的边际改善。本季度有约 40 个基点的临时因素影响,但第四季度不再存在。我们不会对第四季度或 2026 年发布具体指导,但预计季节性强劲的第四季度依旧有助于毛利率提升。
Q:生成式 AI 如何影响生产力、产品开发及消费者体验,未来会如何演进?
A:生成式 AI 在原型开发阶段带来显著加速,跨部门广泛采用,提升整体生产力。今年春天我们举办了一次 “黑客周”,用于提升整个员工队伍的技能,有趣的是,不仅仅是工程师、产品人员和设计师采用了这种方式,非研发部门也积极参与。实际上,我们看到财务和其他部门的采用率也很高。
这验证了 AI 带来的普适效益。在产品交付方面,“Google eval 已成为新的 PRD”,意味着评估集(eval)与产品需求文档(PRD)的边界正在消融,产品迭代更迅速。在消费者体验层面,生成式 AI 引入了自然语言交互,使 Spotify 获得全新数据集——普通语句与歌曲关联度,这将深刻改变推荐算法,推动从预测型体验向 “推理” 型体验转变。未来几年,用户将能够与 Spotify 进行实时对话,体验更具互动性和智能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之前的人工智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我们之前主要依赖用户信号,比如跳过、播放和收藏。你可以想象,这些信号相当粗糙。比如跳过一首歌,可能是你很喜欢但已经听腻了,也可能是你喜欢但当时场合不合适,还可能是你真的不喜欢。所有这些情况最终都会导致跳过。
所以,这些是直接的信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用户终于可以用普通英语或任何语言与 Spotify 对话。你可以把它看作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数据集。
用户体验将变得更加互动。你现在已经可以向 Spotify 写信、与 Spotify 对话,未来你会看到这种互动会进一步扩大。最后,我想说这项技术使得用户体验从目前主要是预测型的转变为推理型。我们预测用户可能想听哪些歌曲、播放列表、播客或书籍,而现在则是通过推理用户的听歌历史,甚至在 DJ 的情况下推理他们说了什么。
Q:您刚将股票回购授权提高到 20 亿欧元,目前剩余 19 亿欧元;到 2026 年 4 月到期前,会否执行完毕?未来三到五年如何考虑资本使用?
A: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投资于能带来有吸引力回报的增长机会,回购只是增强灵活性的工具之一。我们致力于维持支持长期战略的健康资产负债表,而股票回购授权为我们提供了额外的弹性。具体执行时间与金额将依投资机会的吸引力及市场条件而定,但不影响我们对增长和创新的持续投入。我们不会对回购细节做进一步披露,以保持决策灵活性并专注于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Q:第三季度 FX?neutral ARPU 的利弊因素有哪些?第四季度 ARPU 将如何演变?
A:第三季度货币中性下 ARPU 大体持平,受发达市场 ARPU 提升与新兴市场用户流入稀释的双重影响。发达市场的订阅价格和用户价值提升对 ARPU 起到支撑作用,而新兴市场强劲的增长在短期内稀释了整体 ARPU,但长期来看为平台创造了巨大价值。
关于第四季度,我们将在秋季更新指引,届时会综合考虑市场动态与经营确定性。Alex Norstroem 补充:我们始终以长期价值为导向,通过组合策略在适当时机提高价格,并密切关注流失率。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涨价测试结果表明,用户留存率并未出现异常。
由于时间因素,短期内会有波动,但我们一直把订阅用户放在首位,到目前为止这对我们非常有效。至于定价,我们会在业务合适的时候提高价格。我还想提醒大家,我们采取的是组合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可以说我们一直在涨价。
Q:随着向有声读物、视频播客和教育领域扩张,如何平衡业务投资以支持未来定价?
A:我们对音乐、视频和图书等多垂直领域的增长前景极度乐观。目前全球约 3% 人口为 Spotify 付费用户,未来渗透率存在提升至 10–15% 的巨大潜力,这也是我们设定 10 亿订阅用户新目标的依据。
我们在所运营市场已拥有 45% 的订阅份额,且 Spotify 占据全球 65% 的音乐流媒体消费。基于这些强劲指标,我们将继续对三大垂直领域进行精准投资,支持长期定价策略与用户体验优化,以驱动可持续增长。
Q:在发达市场整体音乐行业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哪些新产品或捆绑策略可以重新加速行业增长?
A:过去四到五年,Spotify 多格式内容(音乐、播客、视频)用户参与度持续攀升,为增长注入活力。我们的捆绑策略旨在帮助用户简便地访问多种内容,实现更高粘性和时长。通过不断优化多格式体验,我们相信能够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刺激整体市场的复苏与加速。
Q:替代支付在美国的推广对订阅转化有何影响?还带来了哪些新增机会?
A:Epic 案件后,美国 iOS 替代支付显著提升了订阅转化率,并消除了用户在支付失败时的 “黑箱” 体验。我们现在可以直接在应用内提示用户采取行动,而非依赖外部邮件或广告再营销。这一变革还为 “点播购买” 模式提供了可能,使得未来媒体平台可同时通过广告、订阅和点对点交易三大驱动方式变现。我们正密切关注欧盟 DMA/DMCC 的进展,期待在更多市场复制此成功。
Q:剔除非独家播客移除影响后,广告业务第二季度不变汇率销售额增速有多少有机增长?
A:剔除移除库存及 SBP(Spotify Brand Platform)调整的战略性短期影响后,我们的广告收入增速为低两位数增速。Alex Norstroem 进一步指出,视频内容在平台上的增长速度是纯音频的 20 倍,且视频消费者的消费时长比仅听播客的用户高 1.5 倍,彰显我们在内容投资和产品组合调整上的成功。
Q:2025 年后毛利率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A:未来毛利率扩张将由广告变现(音乐及播客)、有声读物体验优化,以及 “点播购买”三大支柱共同驱动。同时,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客服及支付服务成本将进一步摊薄。我们对中长期盈利能力保持信心,并将持续投入以实现可持续扩张。
Q:全球销售主管 Lee Brown 离职是否反映了您对广告业务进展的不满,还是一次意外变动?
A:2025 年我们持续加速广告业务转型,已完成程序化和直销并行布局,并获取了行业广泛认可。与多家广告商交流得知,他们对新广告堆栈的反馈积极。鉴于仍需进一步加快执行,我们决定进行领导层调整,以确保广告业务转型速度与预期一致。Lee 在过去六年成绩斐然,我们对他的贡献深表感谢。
Q:过去一年不同类别的用户参与度有哪些增长指标?如何利用高参与度进行变现?
A:音乐订阅份额、视频观看量和有声读物种类均显著增长;我们已拥有超 40 万本有声读物,并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市场推出附加订阅。变现方面,我们同时推进高级订阅提价、广告变现及单点购买,以多元模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提升整体收益。
Q:考虑到今年下半年运营费用的时间推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未来几个季度的费用增长?您目前预计 2026 年会在员工人数、营销或技术方面进行哪些增量投资?
A: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波动的商业环境中,因此在规划运营开支时需在 “人员驱动费用” 与 “计算驱动费用” 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在员工投入方面,我们会持续关注工程团队对计算资源的需求,确保在内部工具和新产品开发上既能满足创新所需,又能避免资源浪费。
在营销支出上,我们以 SAC(用户获取成本)与 LTV(生命周期价值)比率为核心衡量标准:当某一营销策略的投入能够带来可观的长期回报时,我们会果断加大投入,否则则保持谨慎。
关于技术投资,我们正加速构建支持生成式 AI 和即时推理的基础设施,以进一步提升产品交付效率和用户体验。
总体来看,未来几个季度的费用增长不会盲目攀升,而是围绕推动 “生命周期价值” 这一首要目标进行弹性调整,以实现短期效率与长期增长的最佳平衡。
至于 2026 年,我们预计会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增量投资:一是面向核心产品的技术栈升级,二是以数据和 AI 能力驱动的新业务实验,三是高 ROI 的市场推广项目。通过这种 “以价值驱动预算” 的原则,我们既保障创新所需,又维持财务稳健。
Q:下半年及以后视频扩展对广告增长有何关键意义?
A:视频是我们对用户需求的自然回应,平台已见证视频消费量大幅增长。虽然视频并非生死攸关,但作为高粘性内容,它为广告生态带来新增库存和多样化格式,将助力广告业务与行业整体增长保持一致。
Q:为何在拥有高日常参与度的发达市场,Spotify 无法像 NBC Peacock 那样更快提高定价?
A:我们始终以价值与价格比为核心,优先保障用户留存率而非短期收益。我们采用组合式定价策略,按市场、使用度及用户对价值的感知灵活调整。近期在多个欧洲市场提价后,流失率未见异常,验证了我们的定价框架。Daniel Ek 补充:在大规模订阅服务中,提升留存优于一味追求新用户增长,因此我们更注重长期用户价值。
Q:广告支持销售额连续一年个位数增长,竞争对手增速更快;广告业务对 Spotify 重要吗?
A:广告业务是我们 2025 年转型的核心支柱,我们已搭建新的广告堆栈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广告商对程序化及直销并行模式的采用率持续上升,我们在新格式(如插入式广告和视频)中也取得显著进展。虽然需加快执行,但我们的长期战略和投资方向明确。
Q:过去六个月 Spotify 如何利用大型语言模型在核心产品体验中实现推理能力?长期机会在哪里?
A:我们已全面改造技术栈,采用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将所有 API 与模型集成,实现即时推理能力。例如,针对用户用自然语言询问特定歌曲背景的问题,小型 “人工软件工程师” 程序可在线检索、解析并生成精准答案。此外,生成式 AI 带来的无限改进性,使得拥有最高参与度的平台将迭代速度最快,Spotify 因此处于独特优势。长期机会涵盖智能对话、动态策展及创新型付费产品。